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

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

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 (第1/2页)

第六十章北方战略构想二
  
  错在哪里,朱祁镇如何能说得出来。
  
  他不过是不想与太皇太后硬顶而已。于是,他一是语塞了。
  
  太皇太后见状,声音变冷,说道:“你觉得自己没错,对吧。”
  
  “孙儿愚钝。”朱祁镇小声说道:“不知道什么地方想错,还请娘娘指点。”
  
  太皇太后说道:“辽东水稻之事,我暂且不提。单单说从各地迁移百姓到辽东,就大错特错。”
  
  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想要迁徙百姓,非动兵不可,一旦动兵,则百姓如何得安枕?”
  
  “国初,太祖也有迁徙之事,但是迁得都是什么地方?江南乃张士诚根基,山西乃王保保之属,大战初定之时,人怀惶恐之心,士报敌视之态,这样将各地人口迁徙他处,固然为了均人丁,但更重要是为了打击当地豪强。让百姓顺从。”
  
  “即便如此,百姓也多怀怨恨之心,你知道太祖皇帝为什么罢中都吗?”
  
  朱祁镇听了,心中也不大明白。但是对太祖皇帝营造中都,却是知道的。
  
  如果说明代最大的烂尾工程,莫非中都凤阳了。
  
  当时太祖皇帝不满意南京,想要重新选一个都城。有很多候选城市,如西安,开封。还有引太祖皇帝重乡情,所选的凤阳。
  
  中都规模,要比北京与南京都大,但是后来修建出一个轮廓之后莫名其妙的停止了。
  
  太皇太后说道:“太祖皇帝为了充实凤阳人口,将大量江南人口都迁徙到了凤阳。太祖视察中都工程的时候,却发现在瓦片之下,有很诅咒之言。”
  
  “其中很多就是移民所为。”
  
  “太祖皇帝这才知道而今的凤阳,已经不是当初的凤阳了。就息了迁都之意。”
  
  “太祖皇帝扫平群雄,还天下太平,即便如此,百姓也因为迁徙之事,恨之入骨。”
  
  “难道太祖迁徙百姓错了?”
  
  “山西,与江南都是窄乡,人烟稠密,而河南两淮之间,乃是元末主战场。千里无人烟,百姓迁徙到这里,要比江南,山西好过活。”
  
  “但是即便如此,百姓依旧恨之入骨。”
  
  “难道,皇帝陛下觉得自己圣德远胜太祖皇帝,迁徙北方百姓于辽东,恐怕辽东未成北方粮仓,则河南河北山东山西,先乱了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,心中也是一凛。
  
  他不是没有想过移民的难度,但是却万万没有想过,移民的难度,居然这么大。在太皇太后的眼中,直接将迁徙百姓,与动摇天下两者联系到一起了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孙儿考虑不周。”
  
  太皇太后说道:“不,你考虑很周到。”
  
  “左右呼应,先取辽东,再下漠南,重上漠北。是不是还想在漠北建受降城,还想攻略西域,重建西域都护,还想再下安南,重启下西洋之举。”
  
  朱祁镇脸上一丝错愕,该因太皇太后所言,正中朱祁镇之心。
  
  太皇太后何等眼力,一眼就看出了朱祁镇这表情之后的心思,顿时,气不打一处出,怒火中烧。
  
  “好,好,好,我之前给你说的话,都当成西北风了吗?”
  
  “天下百姓困苦如斯,你还想兴师动众,争夺大漠不毛之地。我让你读的圣贤书,都读进狗肚子了吗?”
  
  太皇太后起身一字一顿,说道:“你当真觉得我废不了你吗?”
  
  太皇太后是真失望了。
  
  太皇太后乃是仁宗的皇后,她在政治观念之上,与仁宗皇帝是一致的。
  
  而仁宗皇帝与太宗皇帝的政治观点,其实有很多冲突的,否则太宗皇帝也不会狠狠的为难仁宗皇帝。
  
  仁宗皇帝登基之后,也不会改弦易辙。几乎将永乐年间的很多事情都放弃了。
  
  是,太皇太后不介意朱祁镇接近武臣,甚至如宣宗皇帝一般,掌握一些军事才能,未来出征什么的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