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

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

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 (第1/2页)

第一百零九章麓川二
  
  只是这样的事情。朱祁镇自己空想也是没有用的。
  
  他如果在乾清宫之中,自然可以将麓川的资料全部拿过来,但是而今,朱祁镇只能自己回想关于麓川的事情。
  
  后世没有麓川这个国家。并不是说麓川的实力不强。
  
  恰恰相反,麓川是相当强大的。
  
  首先麓川的兴盛并非源于今日,乃是在元代就有了,元代末期,云南之地,云南梁王与段氏争权。无暇顾及麓川。
  
  麓川思家就此发家。被元朝招安,成为云南行省六路总管府之一。
  
  这也元代的特色,其实元代边疆看似广大,但是实际上,元代统治相当的粗陋,很多总管府就是这种独立半独立的政权。
  
  这个时候就是思任发的太爷爷,思可法统治时期。
  
  到了洪武十五年,思可法的孙子,也就是而今思家家主思任发的父亲,思伦发统治时期。
  
  这个时期思伦发将思家的家业发扬广大,成为西南霸主,他的实力有多强。麓川统治的区域,北边到藏地,东边到了景东,南边就是缅甸。
  
  可以这样说。
  
  用现代的地图来看,就是占据缅甸北部大部分,已经老挝一部分,云南一部分,自然也有泰国一部分。
  
  据说兵力最强盛的时候有三十万之多。
  
  很多人都将麓川视为南诏,西夏。
  
  甚至麓川与缅甸之间也有冲突,很多决定应该是缅甸胜利吧,不,结果是麓川将缅甸按在地面摩擦。
  
  不过,麓川的核心地区,就是而今的云南瑞丽县。朝廷不允许有这样的强大割据政权。
  
  于是乎,在洪武十七年,大明朝与麓川第一次较量开始了。
  
  思伦发一面向朝廷朝贡,表示顺从,另外暗暗继续力量,准备大举东进。只是思伦发固然不是弱者,但是太祖皇帝更是老狐狸。
  
  早就严阵以待,特别是沐英在这一战之中,以三万之众,大破麓川十几万人马。以火铳对付象兵,大破之。
  
  思伦发大败向朝廷请和。
  
  太祖皇帝一面答应下来,一边毫不犹豫的将麓川东边的地方,一个个册封土司。如此一来,强盛的麓川也就四分五裂了。
  
  这也是太祖皇帝看出了麓川致命的弱点。
  
  那就是麓川的统治各部,其实是隶属各地头人的,麓川本部人马是相当有限的。沐英对麓川的消弱也是不间断的。
  
  甚至思任发也是作为质子在沐家长大的。
  
  到了永乐十一年,思任发上位。
  
  思任发知道朝廷的强大,故而表现的恭送之极,朝贡不绝。但是另外一方面,思任发并不甘心如此,故而永乐年间,他对朝廷恭顺之余,对其他方面就不一样了,东征西讨,将西边,南边的土司,一个个兼并。
  
  到了仁宗继位之后,大明战略转向,从对外扩张,变成了收缩。
  
  如此一来,思任发小心试探了朝廷几次,发现他即便吞并忠于朝廷的土司,朝廷最多不过是切责而已。
  
  于是乎,他的胆子就大了起来。
  
  随着仁宗宣宗去世,安南弃守,这一系列行为,更是鼓励了思任发的胆子,于是从正统初年开始,他的一系列动作,就超出了朝廷容忍的底线。但是他丝毫不顾,到了而今,他已经恢复了麓川全盛时候的版图。
  
  可以说盛兵三十万。
  
  当然了,朝廷对西南土司的战斗力,从来是鄙视的。
  
  当初沐英用三万士卒大破麓川。
  
  只是大明朝有几个沐英,但是即便沐英身后也是源源不断的援兵,当时太祖已经准备派十几万兵马入滇。
  
  只是援兵未到,沐英已经奏报大捷而已。
  
  而今朝廷兵力远远不如当初,正统三年兵部正式上报缺额,一百二十万之多。各地方军队的战力也远远不如当初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