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

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

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 (第1/2页)

第一百一十四章议麓川五
  
  朱祁镇听了张忠如此说,说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
  
  张忠说道:“陛下襄王金册一事,太皇太后还没有忘记。也不会忘记的。”
  
  朱祁镇恍然如梦。
  
  襄王金册一事,似乎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。
  
  时间长了,朱祁镇也将这一件事情放下来了。毕竟数年下来,朱祁镇的地位已经非常的稳固了,襄王已经没有机会了。
  
  朱祁镇正准备说,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。他忽然一动,他从来没有从太皇太后的角度看这样一个问题。
  
  对太皇太后来说,朱祁镇是长孙,襄王是幼子。手心手背都是肉。
  
  那个都不愿意伤害。
  
  这其实也是太皇太后否定了襄王摄政的原因所在。
  
  同样太皇太后也不想襄王将来没有什么好下场。
  
  太皇太后将朱祁镇养大,人与人相处,日久见人心。即便是再精明的骗子,也很难骗过身边的人。
  
  所以,朱祁镇的心思太皇太后知道的。
  
  正因为太皇太后知道,朱祁镇不是一个安分的人。她会不会担心襄王处境。
  
  特别是她的身体渐渐虚弱的时候。她对朱祁镇的限制也越来越少,牵制也越来越弱了。一旦她大限到了。她会不会担心,朱祁镇对襄王不利。
  
  特别是襄王与朱祁镇之间的间隙,还是她亲手造成的。
  
  张忠见朱祁镇似乎明白这一点了,咳嗽两声说道:“父母之爱子,为之计长远。太皇太后年岁已高,对子孙长久之事,最为在意。”
  
  “只要陛下对太皇太后明说,襄王去麓川,从此永镇天南,抵抗缅甸,如果襄王有能力,夺取缅甸基业。从此为一国之主未必不成。”
  
  “虽然苦了一些,但是对有些人来说,却未必不是建功立业之地。”
  
  “陛下也知道襄王乃是宗室贤王,而今不过三旬,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,他真的想做一个富贵闲人吗?”
  
  “此事正可按太皇太后之心,为大明万世开先例。”
  
  朱祁镇也明白。
  
  或许大明藩王之中,有不少混吃等死的人。但是周王一系,蜀王一系,与而今的襄王,都不是这样的人。
  
  特别是襄王。
  
  襄王是接触过权力的,在仁宗皇帝驾崩的时候,当时宣宗皇帝在南京。所以,就以襄王监国。
  
  而且这样的监国不是一次两次。
  
  凡是宣德年间,凡是宣宗出巡,都是太后与襄王监国。
  
  在襄王之国之后,这种情况才结束。
  
  朱祁镇才不相信,他这位王叔,乃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。
  
  因为皇室,不管那一朝皇室,都是天然培养权力动物的。特别是接触过权力的。否则襄王一心一意维持一个贤王的名声做什么?
  
  还不是心中还有一丝期望?
  
  历史上他这位王叔三次,与皇位擦肩而过。
  
  分别是仁宗登基,宣宗不在身边。再有就是宣宗驾崩之事,太皇太后到底是什么意思,而今也只能她姑妄说之,朱祁镇姑且听之了。再有一次,就是土木堡之变,群臣想要国立长君,也推举过襄王。
  
  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。
  
  每一次都有他。很值得玩味。
  
  朱祁镇一审视这位王叔,心中无数怀疑都涌现出来了。
  
  知子莫若母,朱祁镇觉得太皇太后岂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吗?那么他如果真的这样做,能不能安太皇太后之心。
  
  朱祁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,但是还是叹息一声,说道:“此事暂且放下。你且回去休息吧。”
  
  主意是好,但是朱祁镇不先说服太皇太后是不可能办的。
  
  但是能不能说服太皇太后,朱祁镇心中也没底。
  
  眼前却是先打赢麓川之战,如何安置麓川战后事宜,却是之后的事情了。
  
  不过,朱祁镇也要做些准备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