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 (第1/2页)

第一百二十六章巡城二
  
  朱祁镇翻出了一个数目,都是百万两左右。
  
  朱祁镇翻倒最后,只看结余,却是三千二百万两之多。
  
  一时间,朱祁镇都惊呆了。
  
  朱祁镇不是不通时务的人,朝廷每年的税入,不过在二千七八百万石,再加上几百万两白银而已。
  
  这三千二百万两,根本就比大明朝廷一年的赋税还要多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这------”
  
  太皇太后说道:“这是内库的数目。”
  
  “太宗晚年,内外空虚,内库银两也不过数百万两之多,这是仁宗,你父皇,两代十几年积蓄所致。”
  
  朱祁镇细细翻翻,顿时有些泛酸,这是一笔总账,里面记载,永乐年间内阁最高峰的时候,有六千多万两
  
  不过,太宗还真没有给子孙留下多少钱财。
  
  仁宗宣宗之际,也都在千万两之间徘徊,也都是宣德之后,放弃安南之后,才有大笔进账,但是宣德十年也不过一千五百万两左右。
  
  真正让内阁暴涨的,却是太皇太后秉政的宣德十年,到而今。
  
  朱祁镇心中感动。
  
  这是一个奶奶特有的关爱。让太皇太后与朱祁镇后世的奶奶重合起来。
  
  他小时候听过,父亲说过奶奶的事情。
  
  那个时代,大家都过着很苦,都没有余钱。但是真遇见事情之后,奶奶还是能拿出好几百元,都几角几角拼凑出来的。
  
  让家中渡过难关。
  
  就好像是而今的太皇太后一般。
  
  虽然太皇太后秉政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弊端,不得不承认大明军力虽然衰弱了不少,但是国力依然处于上升期。或者说恢复期。
  
  而太皇太后秉政这一段时间,恢复的尤其快。
  
  否则太皇太后也不会在有名一代都享有尊荣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娘娘-------”朱祁镇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  
  他当然知道,这代表什么。
  
  太皇太后将内库都交给了朱祁镇,就代表将宫中大权交出来的。
  
  王振这一段时间,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大内总管,金英虽然能与王振分庭抗礼,但是实际上,王振依旧能压金英一头。
  
  人事权已经在朱祁镇掌握之中了。
  
  而内库再交出来,内廷的财权到了朱祁镇手中,太皇太后再想制衡朱祁镇就不大容易了。
  
  太皇太后自然知道其中利害,淡淡一笑,说道:“我儿长大了,这本来就是交给你的,只是你要记住一件事情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娘娘请讲。”
  
  太皇太后说道:“内库数目乃是机密,决计不能让外臣知道。哪怕是于谦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孙儿明白。”
  
  太皇太后说道:“你真明白?”她有一点疑惑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一分钱难倒英雄汉,即便是我皇家用人,也不能没有赏赐。只有财力充裕,朕能绕开内阁做事,但是如果没有钱,只能事事与内阁商议,到时候主动权,就到了内阁手中了。”
  
  “哦,”太皇太后说道:“那么内库充裕,为什么不让臣子知道?”
  
  朱祁镇冷笑说道:“天下臣工,都觉得皇家的就是天下的,但是天下的却不是皇家的,天下水旱蝗灾不断,臣子们知道皇家有钱,定然遇事必先请拨内库。但是内库即便再有钱,有如何能经得起消耗?”
  
  “而且下面人是什么样子,朕也不是不知道,以收税为酷吏,以不收税为清官。朕就是有金山银山,又能经得起如此消磨?”
  
  朱祁镇太明白不过了。
  
  因为他成为大明皇帝之后一直揣摩后世大明亡国的原因。
  
  不得不承认,大明王朝死于枯血症引起的并发症。财政就是一个王朝的血脉。所以,越明白大明体制,再对照大明朝的现实,他越发有新的认识。
  
  为什么万历皇帝要贪财,很多时候他发现,所掌控的权力与财力息息相关的时候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