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 (第1/2页)

第一百五十八章杨荣离京
  
  那是杨荣的马车。
  
  朱祁镇这才想起来,杨荣告假还乡了。
  
  说起这一件事情,朱祁镇对杨荣还有几分愧疚之感。
  
  朱祁镇决定内阁几位老臣可以告假还乡,按理来说,第一个告假的乃是杨士奇。毕竟在官场很多时候,都是讲尊卑,讲规矩的。
  
  杨荣说起来是次辅,不该越过首辅去。
  
  只是杨荣心中有气。
  
  自然是朱祁镇亲近勋臣。疏远杨荣了。
  
  与杨士奇不一样。
  
  杨士奇看上去没有什么奇谋,但是他最大的能力也是最大的资本,就是对朝廷的控制,不管说,朝廷之上都是杨士奇的人。但是杨士奇能镇住场子,使上下得所,政治清明,大部分官吏都合格。
  
  但是杨荣不一样了。
  
  杨荣一直能与杨士奇竞争的,乃是因为杨荣在军事上战略上的话语权。
  
  如果做比较的话。
  
  杨士奇就是萧何,而杨荣就是张良。
  
  当然了,并不是说杨士奇与萧何,杨荣与张良之间能力的高下,而是类型格局的相似。
  
  杨荣出头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在太宗皇帝渡江到了,攻破南京,正要入京,杨荣拦住太宗,说道:“先拜祭孝陵,还是先即位?”
  
  这一句话提醒了太宗,太宗先拜祭孝陵,然后入南京,获取争夺大义的主动权。
  
  就可见杨荣的性格。
  
  而今朱祁镇在军事上亲近勋臣,自然就疏远了杨荣。
  
  特别是在武学事务上。
  
  王骥提出的武学,本意是在兵部之下,但是朱祁镇魔改之下,武学就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之下。
  
  区区一个武学并不重要。
  
  重要的是武学毕业才能继承世袭官职。
  
  也就是说,兵部所有的卫所将领袭职的考核权,从兵部又转到了五军都督府之中。这对兵部来说,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。
  
  杨荣也想见朱祁镇陈述利害。
  
  只是朱祁镇已经怕了大臣的嘴了。
  
  就在之前,朱祁镇见杨士奇之前,他心中可是坚定的让大本堂成为军事教育体系的巅峰,成为大明将领的摇篮。
  
  但是杨士奇一番话,大本堂就变成了大明贵族学校了。而不是军校了。
  
  而今朱祁镇早已想好了,大本堂退了一步。武学这里不能再退了。
  
  否则如何拉拢勋贵,不将上层勋贵稳定住,他如果对下面的卫所有所改革,谁来帮他稳定局面。
  
  这一点文臣是不行的。
  
  真是朱祁镇觉得自己已经想明白,不可动摇了。
  
  这才避免见杨荣。
  
  只是杨荣却不这样想。
  
  杨荣似乎有些心灰意冷,上本请假。
  
  朱祁镇心中难免揣测,这杨荣是不是威胁朕,于是虽然略作挽留,但是最终却是批下来的,但是却并没有严卡时间。
  
  也就说杨荣想留下,自然是可以留下来的。
  
  只是杨荣速度太快了,昨天批准,今天就出城。看样子几辆马车,不像是远足,好像是还乡。
  
  朱祁镇立即对王振说道:“去问,可是东杨相国的车架,再问问,东杨相国可是还乡?”
  
  “是。”王振立即说道。
  
  三杨虽然并称,但是时人还是将他们分开了,杨士奇为西杨,杨荣为东杨,杨溥为南杨。
  
  而相国,却是明代当时对大学士的尊称。
  
  明代好用古称,比如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。吏部尚书为天官。
  
  不过片刻,王振就回来了,说道:“已经打听清楚了,东杨相国,昨天就下令收拾行李,已经从兵部正弄了驿票,准备还乡。”
  
  明初驿站,并非什么人都能用的。毕竟有兵部开的条-子。最后还要核销。但是这一套制度到了明末就完全不用了。
  
  驿站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了。
  
  朱祁镇沉默一会儿,说道:“去请东杨相国来这里一叙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