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 (第1/2页)

第一百六十八章灾情
  
  第二日。
  
  文华殿之中,就如之前一般。
  
  大臣都到了。
  
  比上一次大臣要少一点。
  
  不过,却有一个人特殊的人参与进来。
  
  却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监。朱祁镇之前不知道,宫中还有这一位大佬。他事先询问阮安治河方案,阮安的方案不能让朱祁镇满意。
  
  阮安就推进了这一位早已在仁寿宫庄养老的老太监。
  
  朱祁镇一打听,才知道这沐敬是一等一的治水能臣,虽然阮安也修缮过河道,但是这方面的能力与沐敬相比,却是想差太大了。
  
  整个北运河都是沐敬修缮的。沐敬几乎走遍了运河每一处闸口,对各地水情熟悉之极。是治水老臣了。
  
  不仅仅如此,沐敬的品质也是相当过硬的。
  
  永乐年间,沐敬跟随太宗皇帝北伐,但是入漠北已深,月余不见贼寇的影子,下面都有一些人心惶惶了。
  
  只是太宗皇帝依旧不甘心,无功而反。
  
  大臣劝谏,纷纷被遣。
  
  而沐敬依旧劝谏,反复不已。
  
  太宗皇帝大怒,说道:“尔欲反乎?”
  
  沐敬说道:“事已如此,陛下执迷不悟,固不知孰将反也。”
  
  太宗皇帝下令将沐敬斩首,左右将沐敬拖曳下去,而沐敬颜色不变。
  
  太宗皇帝见状,就下令放过沐敬,说道:“宫中皆如此人,岂不诚有益乎?”
  
  随即下令回军。
  
  但是沐敬什么都好,就是一点不好。
  
  就是垂垂老矣,英雄迟暮。
  
  朱祁镇特地赐座,对沐敬如大臣一般。
  
  朱祁镇见所有人都到齐了,对于谦说道:“于先生,先说说顺天府灾情?”
  
  于谦说道:“是。”
  
  随即于谦侃侃而谈,说道:“陛下以工代赈之计,已经安顿了十万民夫,与北京城墙,城楼,三大殿,等工程之上。”
  
  “但是这些工程多在北京附近,而卢沟河水灾却在在东安,永清,固安,武清数县。除却县城之外,大多被淹了。”
  
  “而北京务工的灾民,却大多是京畿附近的。”
  
  “以臣之见,北京附近的灾民,不过财产受损,而此四县百姓,却是生死之间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,对这个现象。
  
  朱祁镇也是后来才知道的。
  
  首先是北京灾情并不严重。
  
  最少对比这个时代其他地方的天灾,北京的天灾可以说很一般了。毕竟别的地方受灾,决计不会有皇帝圣旨,大臣立即巡视,不知道多少军
  
  队,一起动手救灾。
  
  很多人印象之中,无数人防守堤坝。在这个时代是不成立的。
  
  倒不是军队不会投入救灾治水。
  
  早在宋代,就有专门治水的军队了。
  
  但是想想就知道,一支缺额几乎到了三分之一的军队,打仗不行,治水就可以了吗?
  
  在京师有京营,乃是大明精锐所在,即便再怎么衰败,也苟延残喘到正德之后,依旧是朝廷的武力依靠。
  
  他们并不是那么容易掉链子的。
  
  北京天灾不严重,受灾的人数不多,但是下游灾情严重,更严重的乃是朝廷组织力缺乏,想将这些灾民组织数百里上京。
  
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  
  甚至还有一些大臣在这一件事情持反对意见。
  
  无他,北京乃是朝廷的脸面,大量灾民聚集在北京,朝廷脸上不好看,更何况,各路使节都在京师之中。
  
  麓川的使节,瓦刺的使节,兀良哈的使节。
  
  可是都在。
  
  瓦刺使节还好,而今瓦刺也先,正在整理他父亲脱欢留下的烂摊子,即便是将姐姐嫁给了脱脱不花,脱脱不花与他也是面和心不和。
  
  最直接的表现是,脱脱不花单独向朝廷进贡了三千匹马。
  
  当然了,朝廷按照厚往薄来原则,高价回赠了脱脱不花很多丝绸,粮食,还有铁器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