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

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

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 (第1/2页)

第五十七章河北旱情
  
  虽然朱祁镇对水利学堂抱有极大的希望。
  
  但是时间不等人。
  
  虽然将近六月,还是一片大旱。土地都崩开巴掌大的口子,大多数河流都断流了。
  
  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基本的事实,那就是随着夏季的来临,大雨也即将到来。即便再怎么严重的旱情,也不会是终年不雨的。
  
  随着时间推移,防旱固然重要,但是防涝这一件事情,也是组建提上议程。
  
  于谦没有时间在北京闲着。而阮安,沐敬,陈豫,这跟随于谦离开北京,去直隶省的省会也就是刚刚建立的天津府了。
  
  至于水利学院的第一批学院,却是来不及做什么招生了,朱祁镇大笔一挥,将内书房正在上学的大小太监全部给了水利学院。
  
  毕竟,不管怎么说,这些内书房的老师都是翰林院出身,即便的文化素质还是有的,最少不用从识字教起来。
  
  于谦一回到天津,立即分派人手,巡视各地河道,强调三件事情,第一以工代赈之事一定要将粮食发到百姓手中。其次就是想尽一起办法,尽量保证一些靠河的田地不至于绝收,其三,就是派人巡视各地河岸,发现有河堤不修,有洪水隐患的。就立即去处置。
  
  不能等大雨来临之后。再出身。
  
  于谦自己决定负责,洪水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大清河一带的巡视,他不仅仅巡视大清河,也要将白洋淀,三角淀这一些区域都看上一遍。
  
  其余的人,都分别去各地,巡视各地河防。
  
  于谦将张经带在身边,张经也是算是于谦在顺天知府任上一手提拔出来的下属,很是得力。
  
  只是这一次于谦让张经去巡视滹沱河。
  
  因为张经去滹沱河的路线,与于谦是有很多一部分重合的。
  
  于谦轻车简从带着几十个人,骑马横穿三角淀。
  
  你没有看错,就是横穿三角淀,因为往日里的波光粼粼的大湖,而今已经被分割成很多小湖泊了。河北所有湖泊的深度都不算深。
  
  于谦骑马走在芦苇丛之中,就好像是走在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之中,大片片的枯黄的芦苇,还在告诉他们,这里曾经是湖泊。
  
  本来是淤泥的土地,在近百日的暴晒之下,就好像是破裂的封印,黑土地狰狞的展开了嘴。
  
  所有人都是沉默。
  
  一方面是这样的场景看多了,已经麻木了。
  
  另外就是日头好像是烈火一般,早已将人身体里面的水分全
  
  部烤干出来了。
  
  谁都不想说话。
  
  “父亲,我去打点水喝。”于冕将手中的竹筒晃了晃,听听里面的水声,说道。
  
  于谦算算了路程。说道:“我们一起去吧。”
  
  正统元年于谦调入京师,朱祁镇对于谦的恩宠不断,所以特别在京城有赐第,专门派锦衣卫将于谦的夫人请到了京师。
  
  这才结束了他们夫妻之间远隔千里的悲剧。
  
  于谦一辈子只有一个于冕一个儿子,其实与这也大有关系。夫人孩子都在身边,于谦也就将自己长子于冕带在身边教导。
  
  一行人穿过枯黄的土地。于谦定睛一看,心中猛地一沉。
  
  这么多天,于谦到处巡视,这一片区域他也穿过好几次了,第一次穿越三角淀的时候,下面的人还劝,说这一条路非常泥泞,不好走。
  
  只是如果不从三角淀之中穿过,从天津出发向西,就要向北或者向南绕道了。
  
  于谦这一意孤行,那时候方才是二月初,果然如人所言,虽然已经冒出一条路,但是这一条路,却好像是一道陆梁一般,很多地方还有谁,不过纵马而过,却是无妨的。
  
  只是他之后,几次路过,却没一次都让人心惊。
  
  这条路之前是水与芦苇相互交织,后来水退却了,地上来泥泞,再后来,地面都干涸了,连芦苇被蝗虫糟蹋之后,也少了不少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