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

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

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 (第1/2页)

第七十章杨士奇的治水意见
  
  仁孝皇后,就是太宗皇帝的皇后,中山王之女徐氏。
  
  可见对于靖难之事,在起兵之前,太宗皇帝身边,也不是完全意见一致的。
  
  朱祁镇心中感叹,自然并没有说话。
  
  他送太皇太后回宫之后,再次单独召见杨士奇。
  
  而今天气渐渐冷了下来。
  
  有几分秋高气爽之意,但是正统五年的雨季也过去了。
  
  这一次夏汛,也不是多平静的,虽然北方只有滹沱河依旧决口,其他地方,大多都是有惊无限,但是并不是说整个大明都平安无事。
  
  在江南钱塘江就发了洪水,好在不管是杭州知府况钟,还是周忱,都是一等一的能臣干吏。这一件事情,处理的都很好。
  
  波及范围不大。
  
  朱祁镇仅仅是免了当地钱粮,也不用从别的地方调粮救急。
  
  随着李时勉带着锦衣卫千户王英来往于南京与天津之间,大明北京的粮食困境,也逐渐解除了,而且北方也要丰收了。
  
  当然了,今年的收成不会太好。
  
  但是秋收之后,大量的农民都有时间了。
  
  朱祁镇准备大规模修建水利的想法,就冒了出来。只是,这一次朱祁镇学乖了,在做决定之前,准备与杨士奇提前通通气。
  
  杨士奇对此心中也有数。
  
  朱祁镇与杨士奇扯了几句江南的水灾,就直入正题了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洪宣之后,天下水旱不均,旱蝗并作,直隶尤其为重。朕之前所说的事情,先生以为如何?”
  
  杨士奇沉吟了一会儿,似乎在酝酿词句,慢慢的说道:“陛下爱民之心,臣代天下百姓谢过,只是,朝廷大灾刚刚过去,府库空虚,纵然海运了不少粮食,但粮食储备,依然没有达到去年的标准。而今并非大兴土木之时,此其一也。”
  
  “陛下乃天下之主,当视天下如一。直隶虽然是大明京畿之地,但是江南也是朝廷根本之地,陛下如果大张旗鼓,定然引来百官侧目,却不如暗地修整,化整为零。此其二也。”
  
  “以此二端,臣以为当从长计议,方有万全。直隶报上来的水利工程,令工部核实,每年冬春之际,修缮一二,陛下富有春秋。何须急于一时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,心中很是不满。
  
  但是想起太皇太后的叮嘱,将心头的怒火一点点的压了下来。细细思量,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,那就是杨士奇的办法,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好。
  
  但是总体来说,是非常稳妥的。
  
  对掌控天下来,稳定其实比其他方面更重要。
  
  但是朱祁镇也明显的感受到了其中的缺陷。那就是慢,而且不能从整体上来规划。
  
  如果将整个海河流域看做一个整体,这一次整体上的治理,于谦可以从更多的方面上去考虑。但是如果做出限制之后,那么这一些治水,也仅仅存在修缮方面了。
  
  不是修缮不好。
  
  而是朱祁镇翻阅不少文件,早就明白一件事情,那就是河北水系的问题,早就到不大动干戈不行的地步了。
  
  朱祁镇一时间想过很多想法,最后决定拖一拖。
  
  反正而今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日子,等过了秋收之后,这一件事情再说不迟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所言极是,这一件事情,等朕召见于谦等人入京,再议论不迟,不过有一件事情,朕想问问首辅的意见。”
  
  杨士奇听了,心中轻轻松了一口气。随着麓川大胜,班师回朝在即,还有这一次朱祁镇放手让于谦赈灾,让李时勉运粮。
  
  杨士奇很清楚的感受到了朱祁镇在朝中的威信大涨,朱祁镇的自信也在与日俱增。
  
  这样的情况之下,朱祁镇真想做什么事情。杨士奇也未必能拦得住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