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

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

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 (第1/2页)

第一百二十七章扬州谢氏析产案
  
  朝廷的头等大事,自然是抗旱。
  
  大明不知道多少臣子奔波在抗旱第一线。
  
  朱祁镇又接连免去了河南,山东,凤阳,两淮一带,共一百多万石粮税。杨溥又与吏部尚书魏骥一起,宣布了吏部升迁的考核标准,就是以抗旱成绩为考核标准。
  
  各方面都忙的风风火火的。
  
  但是就朱祁镇本身来说,他却不用在这些事情上面多费心了。
  
  因为朱祁镇很清楚自己的工作,更多是决策层面的。一旦政事进入执行层面,他越级干预,效果未必好了。
  
  但是朱祁镇并非一点事情都没有做。
  
  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盐法之上了。
  
  杨士奇最后的劝谏,朱祁镇还是听进去一点的。最少朱祁镇决定将盐法,钱法,驰道这些事情,一件件分开来做。
  
  对于盐法一事,朱祁镇不断的找人谈话,其中内阁之中的人,都或单独,或一起谈过盐法的事情。毕竟,内阁没有统一意见的话,这事情很难执行下去。
  
  如果有谁坚决反对的话,朱祁镇虽然不想内阁动荡,但也要先调整人事了。
  
  不过,张辅在这样的事情上自然不发表意见,朱祁镇与张辅单独谈话的时候,张辅也表示,会让勋贵之中持有盐引的人安安分分的。
  
  杨溥已经知道这一件事情,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。
  
  杨溥不反对,马愉,陈循自然也不会反对。
  
  曹鼐也不会反对,毕竟曹鼐对河北水利的看重远超别人,这是关系到他的家乡,宁晋就在大陆泽附近。
  
  如果宁晋水利修好了,不仅仅是曹家本身的经济条件变好,单单是曹鼐在其中出力,就足够曹家几辈子吃不完的恩泽了。
  
  父老乡亲都会记着曹家的好。
  
  故而一切只要有利于治水,曹鼐都支持,反正河北很少有盐商,真正有盐商的地方,乃是山西与南直隶徽州一带。
  
  至于王直,他其实略有微词,不是因为改变盐法,而是开中法,他觉得如果驰道的运输效率足够的话,废除开中法不是不行,但是事情不能这样做,应该先修驰道,再考虑废除开中法。
  
  而不是相反。
  
  胡濙依旧是不发表意见。
  
  总体来说,内阁统一意见还是可以达成的。
  
  除此之外,朱祁镇还召见了不少非内阁大小臣工。
  
  如一些管过盐政,现在在中央工作的人,比如户部侍郎王佐,他主持过长芦
  
  盐政,又在西北督过粮,对开中法与盐法,都有亲身经历。
  
  还有锦衣卫各方都派出去,暗中彻查,各地盐场的实际情况。还有关于晒盐之法的情况。
  
  朱祁镇在这样的大事情之上,必须反复琢磨,汇总各方消息。
  
  总之,在朝廷还没有公布要改盐法的时候,这风已经吹起来了。
  
  该知道的人都知道这一回事情了。
  
  不过,在盐法之前,朝廷各地盐场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。
  
  朱祁镇手中也拿到了盐商析产案了。
  
  临川盐商谢家谢能搏白手起家,一手一脚打下了谢家的产业。谢家在扬州也是首屈一指的。
  
  号称谢百万。
  
  这家产百万两之多。
  
  如果仅仅看这一点,大概决定谢能搏是一个经商天才。但是锦衣卫报上来的材料,才算是精彩。
  
  谢能搏是临川人。
  
  而临川是哪里?就在江西,谢能搏的父亲当初太祖兴起的时候资助过当时还是义军的明军。谢能搏的父亲一生并没有积攒下来多少钱财,但是却有一分宝贵的人脉。
  
  洪武末年,谢能搏的父亲病逝,当时还在弱冠谢能搏接管家业,就参与进了开中之中,将粮食从南直隶的太仓县,运输到山西大同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