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

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

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 (第1/2页)

第一百四十章刘定之请缨
  
  朱祁镇知道杨溥与周忱私下会面。
  
  至于他们说了什么,就不知道了。
  
  对周忱向杨溥靠拢这一件事情,朱祁镇是乐见其成的。
  
  原因很简单,朱祁镇精力有限,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盐政,周忱与杨溥之间的矛盾太深的话,朱祁镇担心新盐法能不能顺利的完成。
  
  周忱许诺的赋税,能不能老老实实的收上来。至于周忱与杨溥之间结党谋私。朱祁镇不能说不在乎,但是朱祁镇却更自信了。
  
  他自信,即便他们两个人真的这么做了,朱祁镇也有办法秋后算账。而今且看着即可。
  
  这几天,他甚至对朝政都有些懈怠了。每天只是先看奏折的目录节略,然后看内阁的贴黄,除却个别不满意,被打回去,让内阁重新贴黄之外。就不怎么关注了。连大臣都少召见了。
  
  至少不会,如同之前,从上朝到入夜,忙活不停。
  
  倒不是朱祁镇沉迷于后宫女色了。
  
  他甚至比之前还忙了。
  
  因为他在写论文。虽然是文言文版的。顺便做假。
  
  不为别的,就是因为关于盐业帝国构想让他心潮澎湃。但是心潮澎湃之余,他就面对眼前的寸步难行。
  
  他总不能自己去福建办这一件事情。
  
  所以他想了很久,他觉得必须要有一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。
  
  但是这一批人从什么地方而来。
  
  首先,大明科举出身的人,很难有这样的人。因为他们成也圣贤书,败也圣贤书。至于武将之中,也很难有这样的人,让武将打打杀杀可以,让他们做这样的事情,也是不行的。
  
  至于太监,太监是皇帝的死忠。
  
  培养一批太监倒是容易。但是如果大量使用太监,定然引起外朝的反对,引发一系列事情。
  
  而且太监的先天缺陷,不得不承认,很多时候太监的底线也比文臣低太多了。
  
  朱祁镇大量用太监,他自己也不是太满意的。
  
  而且即便培养太监,也是需要人的。
  
  总不能朱祁镇自己去给太监上课吧。
  
  朱祁镇不用想,就会大量文官,跪在宫门外死谏,毕竟大家心中的天子门生,乃是进士。而今陛下去收一群太监学生,将他们置于何地?
  
  朱祁镇首先要做的是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,也就是分工与效率之间的关系,就是《国富论》开篇的结论,分工越细,效率越高。
  
  这一句话,现代人感觉几乎是真
  
  理了。但是如果将这个观点,逻辑清晰,符合当时人的思想概念。却要费一番功夫了。
  
  朱祁镇顿时有些后悔了。
  
  后悔当初在文华殿请讲的时候,并没有好好听讲。他写这种文章的时候,总觉得不够好。于是他忍不住将刘定之叫过来了。
  
  因为刘定之,既然是状元,那么文章也是极好的。
  
  而且刘定之从入仕以来,就被朱祁镇当做重点培养。两个关系也是非常亲厚的。也是刘定之官职不高,又多外任。
  
  这才在朝中不显山不露水而已。
  
  但是知道的人,都不会小看刘定之这个刚刚三十的年轻人。很多老臣都觉得,十几年后,内阁几把交椅之中,定然有刘定之一席之地。
  
  刘定之进宫之后,朱祁镇将他写好的文章让刘定之看了,刘定之看了。虽然觉得很别扭,因为朱祁镇虽然是写成古文了,但是还是论文的写法,甚至里面还有数据对比等等。
  
  刘定之,先对这个说法,感到怀疑。而后他自己细细推敲,甚至在大兴知县下辖的一些作坊试行之。
  
  最后不得不承认,这个结论是正确的。
  
  但是他觉得这个结论是对,但是依然劝谏朱祁镇不要以陛下的名义,将这篇文章传出去,原因很简单。
  
  这即便是对的,但是不是道德文章。传出去,非但不会成为皇帝身上的闪光点,反而成为污点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