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

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

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 (第1/2页)

第五十四章围剿之策
  
  一两月过去之后,谁知道局势会有什么变化。
  
  对于一些乱子,最好的办法是消灭在萌芽状态。朱祁镇问道:“先生以为当如何是好?”
  
  杨溥说道:“第一,正本清源,凡是皆因采矿而起,其中情弊一时难以理清,臣以为事有轻重缓急,而今当重申太皇太后之策,停开银矿。”
  
  朱祁镇沉吟片刻,说道:“朕允了。”
  
  朝廷虽然财政并不能算宽裕,但是盐税带给朝廷的效益,也足以维持基本运作了,浙江与福建银矿,每年交上来不过十万两上下,朝廷每年收益不过十几万元。
  
  朱祁镇自己都能用内库贴补这个开支。
  
  但是一旦事情闹大了,叶留宗流窜三省,这损失就大了。
  
  “第二,临阵不能换将,当宽谢怀之心,让他戴罪立功。”
  
  朱祁镇微微皱眉,说道:“让朕给他下诏书吗?”
  
  朱祁镇倒不是的不肯,秋后算账这种皇帝熟悉技能,朱祁镇拿来用,从来没有一点不好消息。
  
  但是而今情况不对。
  
  这消息来源有问题,想来谢怀还不知道北京已经知道这里的情况,朱祁镇直接下诏说明,很可能引起谢怀的其他反应。
  
  杨溥说道:“无须如此,只需请司礼监范弘点一下就行了。”
  
  朱祁镇一听就明白了。
  
  其实是让范弘给谢怀透漏消息。
  
  至于什么消息,自然是范弘将这一件事情给压下来的消息,并督促他赶紧收尾。将屁股擦干净。
  
  这样的事情,其实王振来做更合适,可以这样说,反正外放一省大员的,在中枢都是有后台的,只是谢怀的后台王振刚刚倒台而已。
  
  用司礼监范弘来安抚谢怀,让谢怀感觉,他与宫中的关系,并没有断绝。自然可以让他专心放在对付叶宗留身上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朕准了。”
  
  杨溥说道:“第三,就是英国公所言,调集京营一部南下,此事臣就不妄议了,不过福建巡抚却要派一位能臣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属意何人?”
  
  杨溥说道:“最熟悉东南卫所的人,乃是吏部侍郎焦宏。”
  
  “此人在正统三到七年间,作为巡察御史,多次视察东南备倭一事,宁波倭寇之乱,焦宏从魏国公出镇,剿灭倭寇,对军事并不陌生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这个人名,心中也有印象,当初倭寇攻陷大嵩千户所,杨溥就主张,派文官去浙江备倭。
  
  而朱祁镇一项不喜欢文官越界,就点了魏国公主持此事,而派一个大臣作为辅佐,当时派过去的就是焦宏。
  
  各方面汇报焦宏所做所为,还算是不错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就谁焦宏,焦宏作为福建巡抚,即可出京,从海路去福建。朕派锦衣卫护送。”
  
  “既然先生推荐焦宏,朕就不做遥制了,只是记住一起以平定叶留宗之乱为目的,其他的事情,放放再说。”
  
  朱祁镇算算文定之的奏折,仅仅靠这分奏折,并不能确定福建那边到底进展到什么情况了。
  
  朱祁镇安排锦衣卫去查。那是知道的,再次之前,即便从海路去福建,也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。
  
  他能做的只有放权。
  
  安排了文官这边的事情,朱祁镇问道张辅说道:“此次平乱,却不知道何人为将?”
  
  张辅说道:“臣以为,此番贼乱即便乱起,也不过数千人。只需派一员将领,带数千人马即可,臣以为威远伯方瑾,履历战功,年纪虽轻,但已经是沙场老将,由他带来五千步骑南下,就足以成事。”
  
  “只是,臣担心如果京营兵还没有到,福建的乱事就已经平定下来,岂不是损了朝廷的颜面。”
  
  “老臣以为,还是等一等,到明年开春,再南下不迟。也好给威远伯一个准备时间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