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八十一章 黄河水患

第八十一章 黄河水患

第八十一章 黄河水患 (第1/2页)

第八十一章黄河水患
  
  朱祁镇细细想过。
  
  首先,就是朱祁镇毕竟没有在黄河大堤之上体验过,对黄河水情的威力还是有所低估的。
  
  他看到不过黄河最终还是没有决堤。
  
  也就是说洪武年间修建的黄河河堤,还在发挥作用。
  
  其次,就是黄河与运河淮河三者之间的联系太紧密了。
  
  可以说,治理黄河不考虑运河问题是不成的,治理运河不考虑淮河问题也是不成的。涉及运河不考虑漕运问题也是不成的。
  
  再加上泗州祖陵就在洪泽湖的威胁之下。
  
  在朱祁镇看来,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的,但是很多文官却不这样想了。特别是关于运河的问题,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
  
  甚至说对漕运政策的改易,直接关系到治理黄河的总原则。
  
  如果总原则错误,只会越修问题越大。
  
  可以说,朱祁镇并非一定要废除漕运,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,只能付出的代价是不是足够大。
  
  如果说,运河一直保持畅通。朝廷哪怕为此多付出一些钱财也是无所谓的。毕竟不能仅仅从财政上来估算。
  
  明代长江以北最繁华的就是沿运河城市带。
  
  这都是运河所带来的好处。
  
  但是如果因为维持运河,而引发生态上的灾难。却是朱祁镇万万不允许的。
  
  所以,朱祁镇心中黄河治理重要性在运河之上,运河可以断运,朝廷还有其他办法,比如驰道,比如海运。
  
  黄河如果决堤,百姓是毫无办法的。
  
  如果治理黄河,疏通淮河与维持运河之间,不能两全。朱祁镇自然要选择治理黄河为先。
  
  原因很简单。
  
  南方农业虽然比北方农业有太多的优势了,甚至有两年三熟,或者一年三熟的地方,但是河北一年两熟有时候都很勉强的。南方的稻米虽然比北方小麦产出高出多少,几乎平均每亩多产出一石粮食。
  
  北方粮食平均亩产在二至三石,而南方粮食平均亩产在三石以上。甚至有些地方有七八石的产量。
  
  但是如果品读中国地图,就会发现一件事情,大明控制所有平原面积,最大的还是黄淮海平原,也可以称为华北平原。
  
  长江中下游平原,再加上成都平原,珠江三角洲,已经零零星星的平原加起来。与整个黄淮海平原面积相差不多。
  
  也就说,只要这一大片土地能做好农田水利。清除一切农业生产的灾害,比如蝗灾,水灾
  
  ,旱灾,等等。
  
  那么整个北方爆发出的农业产能,或许比不上整个南方加起来,但是绝对能比得上江南一带的。
  
  但是这是一个大工程。
  
  而这个大工程的核心要点,就是黄河治理。
  
  怎么样治理黄河,能不能一劳永逸的治理黄河?这关系到下面的事情怎么办。
  
  朱祁镇骨子里其实有一种好大喜功的性子,或许从后世工业时代过来,习惯了现代中国的基建能力,胃口早就高了。
  
  这里有很多问题,朱祁镇还没有搞明白。单单是因为这个他就不想轻易动手,更不要瓦刺咄咄逼人了。
  
  他很清楚,杨溥即便是黄河上兴起大工,也不过是从北邙山下游到黄河出海口,重修河堤,改造成内堤,外堤。遥堤,以束水攻沙之法,将黄河河堤给返修一遍。
  
  这依然是一个大工程,非数百万两白银不可。
  
  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黄河夺淮造成水势不畅。即便是黄河能保证今后不决堤,淮河流域水情问题,也是解决不了的。
  
  朱祁镇心中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黄河已经是地上悬河了,再黄河旧址之上,不管怎么修剪,都改变不了地上悬河的趋势。
  
  如果让黄河改道,然后再加以束水攻沙之法,能不能维持住一百多年黄河不泛滥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