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

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

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 (第1/2页)

第一百二十六章遗折
  
  “皇上驾到。”一公鸭嗓子高升道。
  
  杨溥院子里面这些人都愣了一下,纷纷拜倒在地面之上。
  
  朱祁镇一挥手,示意他们起来,径直来到了杨溥的卧室之中。
  
  此刻的杨溥已经没有了呼吸,被一床锦被盖住了头。从露出崭新的官靴来看,就知道已经给杨溥换过衣服了。
  
  人刚刚死的时候,还是软的,时间长了就会僵硬。所以一般情况之下,都会抓紧时间更换了寿衣。
  
  虽然现在的寿衣,有各种各样的款式,但是在古代的寿衣,一般都是正装,对于官员来说,一般都是官袍。
  
  朱祁镇不忍心去掀开锦被。看这个老臣的最后的容颜。
  
  因为每一个人死后,不管怎么样的化妆,死人总是比活人难看。
  
  朱祁镇长叹说道:“范弘。”
  
  范弘说道:“奴婢在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杨首辅的后事,由你们来办,定要办的风风光光的,还有在朕的寝陵附近给杨首辅找一块风水宝地,朕在九泉之下,再与杨首辅论证。”
  
  “先生。”朱祁镇心中暗道:“我会让你知道,时间会证明一切,我是对的。”
  
  “陛下,”一个老仆跪地道:“这是老爷的遗折。”
  
  朱祁镇一看,老仆双手捧着的并是一个奏折,而是一个匣子。
  
  正是密揭。
  
  内阁大臣都有密揭直奏君前的权力。
  
  朱祁镇一看就知道,杨溥这一封遗折是早就写好的。
  
  朱祁镇示意让范弘收起来。就离开了这里。
  
  因为不离开这里,恐怕杨溥的丧事是办不下去的。
  
  朱祁镇回到宫中,就打开匣子,看起了杨溥的密折。
  
  杨溥写了很多很多,洋洋洒洒尽万字,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出朝政的看法。但是对自己的私事,只有一件事情,那就是他所住的府邸,乃是皇帝赐宅。在他死后,让朝廷回收。
  
  因为永乐年间北京初建的时候,当时建立起很多官房,分配给各级官员居住。但是这种居住,是类似宿舍的性子,也就是你当这个官,你就可以一直住下去,但是你罢官了,你就要离开房子了。
  
  但是却有很多官员霸占朝廷房产,将官产当成自己的了。乃至于传于子孙。以至于而今朝廷官员房屋分配不够,让不少官员在外租房子住,大大增加了京官,特别是下层京官的生活负担。
  
  虽然朱祁镇将宝钞换成银元实发,算是变相的涨了工资。但是总体来说,下层官员俸禄
  
  还是有些紧巴巴的。
  
  杨溥愿意以身作则,不占朝廷便宜。
  
  但是问题是,杨溥的院子与其他官员的院子性子不一样。
  
  杨溥的院子是御赐。是皇帝的赏赐。而不是官府分配的住房。
  
  朱祁镇自然不原因,只是看杨溥所言,他一家都在湖北石首,小一辈子没有出息,即便给他留一个京城的院子,又有什么用?
  
  而这个京城的院子,乃是杨溥最大的资产项了。
  
  朱祁镇感动之余,不好违逆杨溥的意思,叫了范弘,说道:“派人去杨首辅家乡,为杨家置办千亩良田,一切费用都从内库出,就是朕赏赐石首杨家的。”
  
  范弘说道:“是。”
  
  朱祁镇这才细细的品读,杨溥对于国事的意见。
  
  杨溥首先表明的态度,本朝四帝知今上,祖宗法度运行日久,百弊丛生,是有改革的必要的。
  
  这一点,朱祁镇不知道是杨溥的真心实意,还是对朱祁镇的应和。
  
  毕竟,朱祁镇的政治态度,对大明尚书以上的官员,从来不是什么秘密。
  
  朱祁镇继续看下去。
  
  杨溥接着说利不百,不变法。所以他主张有限度的对大明制度进行修修补补的,而不是大规模的变法。
  
  怎么样的修修补补,就是重修大明律。随即说出了大明律的种种弊端。或者说在司法实践上,与大明律条之间的背离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