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

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

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 (第1/2页)

第一百三十五章也先窥边
  
  成国公朱勇说道:“可是因为大旱?”
  
  “不错。”张辅说道:“这数年朝廷收入大增,但是今年却是一个灾年,京城的用度靠着京城,通州,天津的仓储,已经直隶一声的产出,南方各省的粮食,就近调给河南,山东,两淮,湖广等地。”
  
  “咱们与草原上打这么多年交道,你也知道,即便你打败也先,甚至是阵占也先,这一场战事就完了吗?”
  
  “且不说瓦刺的复仇,单单说陛下,准备了这么多年,又岂能善罢甘休?”
  
  “这一战,一开头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了。”
  
  成国公朱勇说道:“兄长,这有什么大不了的,这一战我早就盼着打了。”
  
  不错,勋贵集团大多数人都是盼着打仗,而不是盼着和平,因为只有打仗,才有荣华富贵,打仗才有权力,只要打仗,勋贵们才有他们想要的一切。
  
  虽热很多勋贵打仗的能力已经退化了。但是以成国公为首的中坚力量,还是盼着打仗的。
  
  “我知道。”张辅说道:“这一战最好不要在今年。拖上两年最好。”
  
  张辅也觉得莫名其妙,进入正统年间之后,这十几年间,水旱蝗灾相连。能称得上是丰年的寥寥无几。
  
  成国公朱勇还是不如张辅,朱勇所看到的,只有从他的角度看的事情,而张辅所想的,却是从大明朝廷角度看的事情。
  
  今年委实不是一个开战的好时机。
  
  大明一年二千三百多万石粮税,今年上半年,或减免,或免征的赋税已经到了好几百万石,至于要下拨的赈灾款项,恐怕也要数百万石。
  
  可以这样说,今年朝廷几乎不要指望从粮税上有什么收成。只要粮税能平了赈灾这个窟窿,就是天大的喜事了。
  
  朝廷而今虽然也有积蓄,但这积蓄面对天塌地陷一般的窟窿,总是不够用的。而打仗又是特别费钱的事情。
  
  张辅并非没有勇气打仗,而是怎么看怎么决定,今日是能不打就不打。
  
  成国公朱勇心中有一些小不情愿。
  
  毕竟在成国公看来,这不用他们考虑,皇帝不差饿兵,不管朝廷财政紧张到什么地步,想来朝廷是不可能亏待打仗的人。
  
  张辅根本是多操心。
  
  只是朱勇习惯了听张辅的话,说道:“兄长请放心,我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
  
  张辅似乎看出了朱勇一丝丝抗拒,心中暗暗一叹,也不多说了,说道:“
  
 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,万事小心。”
  
  在朱勇就任征虏大将军数日之间。他就将京营骑兵给整顿好了。
  
  以三千营为核心,共五万余骑兵,从北京出发,通过居庸关到宣府。
  
  这一路上,朱勇看到了才长长的驰道。
  
  一辆辆马车在轨道之上飞驰而过。从北京城外一直到宣府。本来是单道,而今已经变成了双车道,可以对开,只是而今准备做战,两条轨道一律向北,大量的物资从通州到北京,然后从被转运宣府,大同。都是用驰道的办法。
  
  朱勇数次出入宣大,对这情况也很清楚了。
  
  毕竟这驰道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。他看着驰道问道:“从北京到大同的驰道修建好了没有?”
  
  “大将军,而今转运大同粮草,必须从宣府到大同,至于从京师直接到大同的路线,尚且没有修好。兵部说,大抵在正统十四年可能修好。”
  
  朱祁镇一直没有放松驰道的修建,同时也没有加快修建。
  
  有很多原因,技术不成熟,从北京向西向北,动是山地。如何让驰道翻山越岭,还是一大难事。
  
  朱祁镇宁肯慢工出细活。
  
  还有工匠数量比较少。财政开支巨大,分数年完成,对朝廷财政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再有就是按照朱祁镇心中的时间表,只需在正统十四年完成,大同,北京,宣府三角驰道的相连就行了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