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

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

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 (第1/2页)

第一百六十二章废南京六部的构想
  
  也就是说,虽然名字不同,但是凤阳巡抚就是安徽巡抚,江南巡抚就是江苏巡抚。
  
  名不同而实同。
  
  王直心中暗暗苦笑道:“看来陛下,要让我在南京待很长时间了。”他问道:“陛下的意思是?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朕查了南京六部,多有缺员,不是是否?”
  
  王直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,对南京官员数量,也是有印象的,他说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,按祖制,南京六部人数与北京人数相同,但是南京六部除却兵部户部之外,其他都没有什么大事,故而人员多有空缺。”
  
  “陛下设立两巡抚之后,南京六部的事情就更少了。”
  
  南京六部并不是完全没有事情的。
  
  南京六部还要负责南直隶的政务,还有漕运起运,还有南方诸地的卫所,南京一带宫室的维护修建,祭奠孝陵等等。
  
  但是总体来说,这工作量不能与北京六部相比。
  
  而且除却南京六部之外,还有一系列衙门,可以说北京有的衙门,南京都有,只有一些迁都之后新建的衙门,北京没有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卿在南京,将南京精干人员收拢在手上,其他各部的南缺员就让他继续缺下去,等人数太少了,就奏请朕将这个衙门给裁了。”
  
  “如此一来,将来裁撤南京六部的时候,动静也就不大了。”
  
  朱祁镇倒是明白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有些事情,越急越是容易出事,但是慢慢来的,反而能办好。
  
  这就是事缓则圆。
  
  比如裁撤南京六部的事情,如果朱祁镇在朝廷之上立即宣布,定然是一场轩然大波,说不尽的唇枪舌战。
  
  但是而今从进人收紧,一点点让南京缺员过半,成为事实,然后找一个时间顺势裁撤了。风波自然要少上好多。
  
  王直说道:“陛下,此事是好,但是臣以什么名义坐镇南京?”
  
  朱祁镇想了想,说道:“就以南京留守兼并南京兵部尚书。今后南京留守府就总领南京军务政事。”
  
  王直听了,立即下跪说道:“臣万万不敢受命。南京乃我朝京师,军政大权不可委托于一人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,对这一件事情,朱祁镇倒不是太在意。
  
  原因很简单。
  
  经过朱祁镇拆分的南直隶,已经分为两省,南京只剩下一个府,就算是南京繁华非常,区区一个府,能做得了什么事情。
  
  南京重要性下降,从本质上,朱祁镇已经解决了南京对北京的威胁。南京虽然在政治上的原因享有特殊的地位。
  
  但是却不是当初的南京了。
  
  只是王直反对的也是一个原则问题。
  
  所谓的祖宗法度,即便朱祁镇也在乎也是要维持这个制度的。
  
  不管何地都是要分权的,寻常省份,看似巡抚一手遮天,但是巡抚下面的布政使,按察使,都指挥使,都可以越过巡抚上奏朝廷,巡抚并不能一手遮天。
  
  在边镇,看似总兵权重,但是总兵,太监监军,还有文官也是三者的分立,彼此制衡的。
  
  可以说,只要朱祁镇不乱搞,大明任何一个地方都很难有高层官员造反的事情。
  
  太祖皇帝的体制,一直沿用了明清两朝,可见其中中国权力制衡的智慧,可谓深矣。
  
 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:“无妨,魏国公世镇南京,南京兵马由魏国公坐镇,先生指挥便是了。先生如果有意,也可写一分南京留守的章程,让朕心里有数。”
  
  朱祁镇所言的关系,就好像是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关系。
  
  五军都督府领兵,但是没有兵部的命令,是不能出兵的。彼此制衡。
  
  而且朱祁镇也知道,南京即便是剥离了南直隶政务,还是有很多事务要办的,最少孝陵的事情,还是要办的。
  
  所以,这个南京留守,决计不是南京知府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