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

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

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(第1/2页)

第二百四十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
  
  孟俊说道:“父亲,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鞑子胡作非为,什么也不做吗?”
  
  孟瑛淡然一笑说道:“你知道什么?兵者国之大事,你觉得一场决战很容易,却不知道真正数十万人的决战,相互试探,纠缠好几月,好几年都是寻常的。因为每一次这样的大战,都会深深影响国家的命运。”
  
  “我能做的,不过是做好自己,我方不犯错,等也先犯错。”
  
  孟俊说道:“如果也先不犯错怎么办?”
  
  孟瑛干脆利落说道:“那就不打。”
  
  带数千士卒,冲锋陷阵,决阵无前,不过一勇将而已,真能权衡利弊,是能战与不能战,才算是进入帅臣的门槛。
  
  孟瑛比起明前期徐达,蓝玉,乃至于太宗皇帝这样的将领来说,是差了不少。
  
  但是总体来说,却也在门槛之内。
  
  战争比双方谁犯错多固然是对的,但是大战数十万对垒,千头万绪,谁敢说自己一方一点问题都没有?
  
  可以说,每一方都会犯错。
  
  不过是大错与小错而已。
  
  孟瑛没有能力,揪出也先一个小错误,然后入庖丁解牛一般,从这个小错误上打出一个足够让对方全军覆没的大错误来。
  
  只能等也先犯一个战略级别的错误。
  
  但是,也先十几岁就开始打仗,经验之丰富,经历战事之多,只在孟瑛之上,不在孟瑛之下,指望这样的人犯错。简直是太小概率的事件了。
  
  其实孟瑛心中也不甘心。
  
  因为朝中政治势力变动,让孟瑛发现一个机会。
  
  一个几乎一步登天的机会。
  
  成国公战败身死,英国公也被牵连了,也就说,内阁之中少了一个勋贵。这个人朱祁镇已经多次暗示给他了。
  
  但是他如果没有足够的军功,说话也不硬气。
  
  他虽然在军中,但是北京方面的消息,却从来没有断绝过,最多是消息有些滞后。
  
  甚至孟瑛对京师的关注,胜过了眼前的战场。
  
  无他,任何一个独揽举国之兵的大将军,都是要同时应付两场战斗,一个是眼前的敌人,一个是背后的敌人。也是北京的政策变化。
  
  从来没有君王见疑,还能立功于外者。
  
  孟瑛也明白这个道理。
  
  只是朱祁镇对孟瑛的信任似乎从来没有动摇过,即便是紫荆关最危急的时候,朱祁镇也从来没有想过从前线调兵。
  
  这一点孟瑛还是很放心的。
  
  但是有一
  
  点,让孟瑛不放心了,就是王骥。
  
  王骥在猫儿庄之败后对卫所制度近乎骇人听闻的大揭底,已经让孟瑛明白一件事情,那就是大明的兵制一定要变了。
  
  这一点孟瑛也认同。
  
  说实话,当初太宗皇帝北伐的时候,看似动员五十万大军,其实大部分都是维持后勤的,真正用于决战的也不过是几万骑而已。
  
  如果孟瑛手中的骑兵,是太宗皇帝时期的骑兵,何必如果步步为营,早就正面击破了瓦刺军了。
  
  明军战斗力下降是有目共睹的。
  
  而且孟瑛也很明白,他而今的位置是怎么来的,所以他自然是支持军制改革的。
  
  支持归支持。但是这其中牵连太大了,孟瑛即将登临勋贵之首的位置,自然要为下面的人争夺足够的利益。
  
  但是这利益怎么争夺啊?
  
  勋贵怎么说话才硬气?
  
  就是打胜仗了。有战功,即便是他去给内阁拍桌子,皇帝知道了,也会安抚一二的,但是没有战功,去兵部领个东西,都要看兵部小吏的颜面。
  
  这一次兵制变革,更是要影响大明不知道多少年,有些事情孟瑛是必须力争的,所以他太想打一场胜战再回去了。
  
  甚至说眼前这一仗,直接影响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军事制度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