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

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

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 (第1/2页)

第一百四十章瓦刺使团
  
  当京中的喧闹之极的时候。
  
  礼部的一处院子之中,四周都有京营士卒把守。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。看似是贵宾,却是牢笼。
  
  在其中的不是别人,正是伯颜帖木儿。
  
  阿次帖木儿所选的路线不错。
  
  伯颜贴木儿到了西北,各级将领不敢怠慢,就报到了于谦这里。
  
  于谦自然是做不到封锁消息,斩杀使臣的事情。
  
  且不说人臣没有外交之权,不管他支持还是反对议和,他都不可能对北京隐瞒,其次,在于谦看来,仗打到这个地步,已经可以缓一缓了。
  
  要知道在永乐末年,太宗皇帝当时仅仅想与鞑靼以瀚海为界,只是太宗皇帝不知道该与谁谈,那就是继续打便是了。
  
  而今朝廷已经做到了远超太宗皇帝预期的事情。
  
  于谦对于战和之事,不置可否,但是却也觉得与瓦刺的征战,是该缓缓了。
  
  保持同样的想法的人,有相当一大部分文官。
  
  而这意见一层层的传导在陈循这边。
  
  陈循作为首辅,天然具有两面性,面对下面的百官,他代表君权,但是面对皇帝,他又要代表群臣。
  
  作为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。
  
  陈循不管是愿意不愿意,都必须承担这样的责任。
  
  故而陈循就借着瓦刺使臣这一件事情,来见朱祁镇。
  
  其实瓦刺使臣在京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只是内阁屡屡进奏。朱祁镇都拖着。
  
  在陈循求见的时候,朱祁镇正在教太子。
  
  太子监国数月,更多是一个牌位而已。大事都发给行在,小事又内阁处置,但是即便如此,太子第一次接触到国家大事,也存着好好学习的心思。
  
  积存了好些问题。
  
  此刻正在问朱祁镇。
  
  最大的问题就是赈灾。
  
  太子问朱祁镇说道:“孩儿细细翻越了今年以来赈灾奏折,今年减免与发赈的粮食,大概有在一百五十万石以上,孩儿觉得,这其中难道没有情弊吗?而且往年文档来看,似乎年年都有赈灾之举。难道这天灾真的没有办法避免吗?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问的好,赈灾里面岂能没有情弊,这里面的情弊从来不少,谎报灾情的,瞒报灾情的,克扣赈灾粮的,如是种种。什么花样都有。”
  
  朱祁镇说到这里,忍不住露出一丝讥笑。
  
  官僚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样子,自然有被火灾,被-自杀的事
  
  情发生。
  
  朱祁镇敢肯定,他每年发出的赈灾粮,有一部分决计是被吞了。
  
  “不过,生民为重,有些事情不可深究,只是不可不查,每一次赈灾过之后,朕都会令东厂锦衣卫查上一遍。”朱祁镇说道。
  
  太子说道:“可是东厂锦衣卫就可靠?”
  
  朱祁镇点点头,说道:“我儿深得朕心,自然不能全信的,要对照三方面的文书,地方官的,御史的,东厂的,锦衣卫的,四方对照,差太多,自然是有问题的,就专门从锦衣卫之中挑选人再查,如果都一样,问题更大。就从朝中选清正的官员,如耿九畴,王宇等人,让他们再查一遍。”
  
  太子有些不明白了,问道:“四方文书一样,会有大问题?”
  
  朱祁镇却没有回答,说道:“这就是你今天的作业,好好想想吧。”
  
  这个问题,朱祁镇之前也没有想到。因为统计口径调查方向不同,各方面的消息决计是有好些误差的。
  
  反正朱祁镇还没有见过,数年调查出来的事情都一模一样的。
  
  所以,但凡各个方面报上来的东西都一模一样,只能说明地方上已经铁板一块,连东厂锦衣卫都被地方官收买了。
  
  所以要派重臣去。全面大清洗。
  
  朱祁镇继续说道:“至于天灾能不能避免,我只是说人定胜天,我在河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三湖五河工程,而今虽然河北屡有旱情,但是河北最少是一个平年,河北的富庶已经是北方之最了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