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

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

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 (第1/2页)

第三十章安南盛世
  
  数月之内,湖广贵州李天保之乱。广西大藤峡之乱,就纷纷平定。
  
  朱祁镇并不是太惊讶。
  
  这大多都在朱祁镇的预料之中。
  
  朱祁镇对西南局势不着急的原因所在,西南从大明开国到现在,每隔几年都会乱上几次。
  
  这都在朱祁镇掌控之内。
  
  又问了一下南下五万京营大军到了什么地方。听闻而今才到了长江上,也就不问了。
  
  虽然朱祁镇觉得,从天津登船一路到广州,然后逆着珠江直接到浔州。想来速度要快的多。
  
  但是这个想法在这个时代,还是太超前了。
  
  虽然明军已经有过大规模水路运军的案例,但是不管是五军都督府还是兵部,他们都觉得海运是一件相当有风险的事情。
  
  于是乎,定下来的方案。也就是从北京顺着运河一路南下,然后再到长江之上,转长江水运,然后南下潇湘,从灵渠直接到桂林。
  
  也是一路水程。
  
  但是与海运还是不一样的。
  
  首先运河上闸门很多,不可能一路通畅。而且因为运河与长江的不同,需要多次换船,更不要说灵渠通行能力也是不一样。
  
  所以,这一段路程看似不错。但是两三个月都未必能到了。
  
  朱祁镇又问了柳溥的行踪,算算时间柳溥已经到了云南。开始整顿滇军了。
  
  滇军还是保留着相当的战斗力。有柳溥在,也可以完成对安南作战的先期准备。
  
  但是朱祁镇还是有一些担心。
  
  他知道下面的将领是什么样子,即便没有事情,也会想办法打仗,而今这个局面,朱祁镇对要不要打,还心中疑虑,但是下面毛胜,柳溥等人,估计就已经摩拳擦掌了。
  
  只是朱祁镇对安南政策处于一种摇摆不定之中,而朱祁镇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朝中,这几月来,因为安南的问题,文武官员也是有数次交锋的。
  
  只是还是不能让朱祁镇下决定。
  
  朱祁镇再次召见杨洪。
  
  杨洪也准备多时了。、
  
  说实话,之前刚刚提起安南的事情,满朝文武对安南的近况,都几近两眼一摸黑,这种情况也包括朱祁镇。
  
  毕竟,朱祁镇的关注重心一直不在安南,虽然锦衣卫东厂有大量安南方面的情报,但是原始的情报,不加以分析与整理,很难分析出什么东西的。
  
  但是而今这一段时间之内,在朱祁镇的关注之下,大量关于安南的军政情报,从各个方面向皇宫汇总。东厂锦衣卫的情报渠道只是其一,广西云南各地地方的奏疏也是其一,老挝,占城,等等安南邻国的汇报。
  
  朱祁镇反而更加犹豫了。
  
  因为,安南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中。经过后黎朝三代之经营,三四十年前的战事的创伤也被抚平了。
  
  在破而后建的基础之上,安南完成了这儒家化的转折。
  
  似乎很多人都觉儒家这一套,不能强国,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。
  
  就看看安南就行了,安南之前与占城两国对峙几百年,即便是在安南陈朝最后几年,一度被占城打到了升龙城下。
  
  如果不是占城王被叛臣所杀,我们能看到的就不是安南吞并了占城,而是占城吞并了安南了。
  
  大明入侵对安南来说,既是危机也是际遇。
  
  太宗皇帝在安南一用明之制度,造成了烽烟四起的结果。但是明之制度并没有在安南消失,而是黎利占据安南之后,在很多地方都用明制度。
  
  并且分天下为五道,确立儒家思想为根本。数十年来安居乐业,安南的局势一日好过一日。
  
  这就都是能看得出来的。
  
  看看安南在边境的举动就行了,面对大明在边境纷争之上,还是有几分咄咄逼人之态。
  
  甚至安南有十三万常备军。也就是安南的京营,至于各道也各有屯兵,加来起来有数十万之多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