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

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

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 (第1/2页)

第三十二章王越的机会
  
  李贤见朱祁镇似乎已经被杨洪说服了,立即说道:“陛下不是已经令项忠为两广总督了,可令项忠总领此事。”
  
  杨洪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项忠不大合适。”
  
  “项忠固然是能臣,但是与安南谈判之人,最好有军中经历,否则是不可能让军中信服,而项忠虽然平定李天保之乱,但是李天保不过数千愚夫愚妇,令一千户领兵,足以破之。故而项忠负责后勤即可,但是插手军中,却未必是善策。”
  
  杨洪作为勋贵,决计要维护武将一方的利益。
  
  如果说平定大藤峡之乱,乃是文事为主,武事为辅,这才有了毛胜在两广总督之下。
  
 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。
  
  攻安南乃是国战,如果由一个文臣主持,那么大明勋贵的权力,就又被切割了一部分。这是杨洪决计不愿意看到的。
  
  李贤说道:“昌国公,你难道不知道下面的骄兵悍将是什么样子,让他们与安南谈,最后能谈出来个什么样子,还不如直接就打,还爽利些。”
  
  如果是内阁会议的时候,李贤还要留一些体面。
  
  但是而今私下时候,李贤的语气也是咄咄逼人。一点情面都不留。
  
 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文官可不是柔弱武夫,历史上当殿锤死人的局面,也就是正统十四年。
  
  如果一个文官比一个武将还能打,朱祁镇并不是太吃惊的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好了好了,李先生所言极是,昌国公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  
  杨洪说道:“有,就是王越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王越这个名字,心中一动,说道:“不错,王越是一个合适的。”
  
  王越虽然在军中,但是一直在断事官体系之中工作,其实他做的事情,更多可以算在文职军官之中。
  
  当然了,这个时代并没有这个说法。
  
  而且王越也是举人出身,如果不是正统十四年,他投笔从戎,而今考一个进士也不是什么事情,乃是军中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。
  
  朱祁镇也是很器重的。
  
  别的将领,或许会因为战功故意挑起战事,但是王越却是不会的。
  
  而且王越在京营之中也颇有威望,虽然没有打过仗,但是在军中威信不可小窥,也是能镇住军中的。
  
  如此一来,能文能武,识得大义,也有口舌之利,正是与安南交涉的绝佳人选。
  
  这个人选,李贤也很欣赏。
  
  毕竟举人已经是文官的后备军了。李贤将王越当成半个自己人。故而说道:“臣无异议。”
  
  就这样王越新得了差事,乃是征南军总断事官。
  
  虽然南方军之中的断事官体系还没有多少效力,整个断事官体系虽然在全军之中推行开来了,但是真正有实际效果的,还是京营与边军,南方各省的军中的断事官,更多是一个摆设而已。
  
  不过,既然王越要担任这个位置,就决计不会让这个位置成为一个摆设。
  
  朱祁镇召见了王越面授机宜。
  
  王越受命之后,带着数百随从,乘船南下。从天津出海,顺着刚刚起来的西北风,一路到了广州,随即来到桂林之中。
  
  首先宣旨。
  
  令毛胜为征南将军总兵官,总领两广乃至于京营一部人马。并命令他征召各部。准备进攻安南。
  
  算上土司各部,乃至于本地大军,与京营,总计有十五万之多,虽然其中良莠不齐,但是足以与安南大军打上一仗了。
  
  王越自然细细将皇帝的意思给毛胜说了一遍。
  
  毛胜听了,说道:“也就是说,打与不打,却要看一使臣了?”
  
  王越说道:“征南将军,这是陛下的意思,难道你想违背陛下的意思吗?”
  
  “不敢。”毛胜立即正色说道:“只是大军如此之盛,难道就是为了虚张声势?安南区区弹丸之国,弹指可灭,何至于此?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