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

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

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 (第1/2页)

第四十二章风云会聚
  
  其实担心前线的人,不仅仅是朱祁镇,还有黎思诚。
  
  对于面对这个局面,黎思诚也有一种失控的感觉。
  
  的确,黎思诚虽然手腕相当厉害,不过短短数月之间,就将升龙城内外都控制在内,完成了对权力的继承。
  
  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,已经相当不错了。
  
  但是即便如此,他对整个安南的掌控未必有多高。
  
  即便是朱祁镇登基多少年了,对广西前线的掌控,也不是太高的,这并非朱祁镇无能,而是距离太远了。
  
  对于黎思诚来说,虽然距离近了一些,但是他对前线的掌控能力,也并不比朱祁镇高上多少。
  
  如果他知道因为钦州七峒会引起双方大战,黎思诚宁肯让大明先夺了过去。
  
  正如杨洪与朱祁镇分析的一样,黎思诚很清楚,大明不可能在广西留下来大量军队,大抵就这一阵子。
  
  等明军退走之后,黎思诚再想办法蚕食就行了。
  
  毕竟对于广西边境的土司们,固然不愿意屈服于安南,但是如果大明大军再次过来,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。
  
  一般来说,广西土司不会对安南方面的要求多做回绝。除非触及底线。
  
  所以,安南有时间,在大明无暇顾及的时候,一点点的将边境线向北推进,就好像是麓川之战的时候,安南就在边境上挑事。
  
  几乎大明朝廷有大事,安南都会在边境上做一些小动作。
  
  只是,而今传来的消息,让黎思诚知道,不管怎么样都要与大明打上一仗了。不过与之前的一样,一边打一边谈,他二话不说,下令再派出使臣,向大明请罪。
  
  只是不走广西这里,而是乘船从广东上岸。
  
  黎思诚又下令,准备御驾亲征。
  
  将升龙城之中最后的禁军集结起来,正是征召四镇之兵。
  
  后黎朝,立国之后,分四道,而是四镇就是四道之兵,京北,山西,山南,海阳四道兵马都是所谓的外兵,而升龙城的兵力就是京军,或者说禁卫。
  
  之前,与大明广西,云南对峙的两道,就是京北与山西两道。有一部分京营还有地方的镇兵,还有相当多的新征的兵马。
  
  达到二十万之数,已经到了三丁抽一的地步了。
  
  这还是安南正处于上升期,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,才能有这种地步。
  
  这就是大明与安南国力的差距。
  
  广西与云南的大军,朱祁镇根本没有什么压力,但是对于安南来说,已经是半国之兵,都动员了。而此刻,黎思诚不知道,大兴兵事对内部的影响,对百姓的负担,但是他也顾不得许多了。
  
  比较,如果这一战打胜了,黎思诚还能想以后。
  
  如果这一战打败了,不仅仅他,还有黎思诚身后的安南权贵都没有以后了。
  
  安南固然口中对大明的军队轻视之极,但是实际上他们也知道,明军的厉害,否则安南之战打了二十多年,更多是将大明给耗败的,而不是打败的。
  
  大多数安南将领都是口中轻蔑之极,但是真正打起来,都是非常谨慎的,就好像是黎思诚一般。
  
  黎思诚一声令下,几乎清空了安南国内之兵,连与占城对峙的兵马也抽调了不少,筹集了十万大军,在黎思诚的带领之下,向边境而来。
  
  而今黎思诚已经将安南内部的经制之军,几乎收刮干净了。
  
  这已经是举国之兵了。
  
  当然了,如果大加征召的话,不要说三十万,再来三十万,黎思诚也能做到,只是到了那个时候,就是安南上上下下,凡是男丁全部为兵了。
  
  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倾国之兵了。
  
  毕竟,安南举国百姓也不过数百万而已。
  
  也就是安南国力的极限了。
  
  黎思诚决定御驾亲征也就不愿意将这大半副家当交给别人手中。几乎是太阿倒悬了。特别是他也是刚刚登基,在国内没有什么威信。对于军权更是不敢有一丝的放手了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