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

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

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 (第1/2页)

第一百零三章白藤江
  
  红河与其他河流不同。
  
  很多河流都是到了出海口附近,就会万川汇聚于一,然后滔滔入海。
  
  但是红河却在出海口附近,枝蔓万千,将出海口的平原切割成一块块支离破碎的平原。这些土地孤悬难守,同样对于进攻一方来说,占据一处,也是难以作为根基之地。
  
  故而最好的办法,就是逆流而上。
  
  如此一来,最重要的航道,就是白藤江了。
  
  白藤江前后有三次战事。都是决定安南命运的战事。而今白藤江再次成为决定安南命运所在。安南大军都在外部与大明鏖战。
  
  一旦明军能直入升龙城下,甚至不用打下升龙城,军心士气的崩溃,就足够让安南不堪重负了。
  
  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,其实并不需要太重。
  
  当然了,王英也当然知道白藤江赫赫威名。岂能不吸取教训。
  
  于是,他准备先攻海防城。
  
  在大火之后,南洋水师全部已经到齐了。
  
  王英从南洋水师之上,每一船上征调一些人马,筹够了万余人马,随即给王越,董兴分文书,让他们乘船来此。
  
  说起来,王英权位还在两人之上。王英好歹有一个航海伯的爵位。而董兴就不用说了,他与爵位无缘,而王越的积功已经够了。只是缺少战功,只要这一次大战功成,少不了王越一个爵位。
  
  大火之后,明军攻海防城,本以为能一举拿下。
  
  因为海防城相当简陋,并不是安南经营的重心所在,这也很正常。海上的威胁在这个时代,还没有提高到战略层面。
  
  不要说,安南,即便是大明很多地方也是如此。
  
  安南军队更多是守红河河道,而不是守沿海各地。
  
  只是即便如此,在明军动用大炮的情况之下,也鏖战三日才算是拿下仅仅有数千人把守的海防城。
  
  事后证明打的如此顽强的士卒,乃是清化兵。
  
  后黎一朝就是在清化发基的。
  
  在永乐年间,清化就是黎利的大本营。即便而今清化在安南的政治版图之中,享有特殊地位。而出身清化的清化士卒,更是黎家的老班底。忠心耿耿。
  
  故而战死到最后一兵一卒。
  
  让王英大为恼怒。
  
  无他,三日时间,就进攻的突然性降低了。西边已经传来消息,升龙城已经动起来了。
  
  想要直入升龙城下,已经不可能了。
  
  非在红河之上打上一仗不可。
  
  这一战的决战之地,很可能是白藤江。
  
  王英为了避免重蹈覆辙。只能顿兵海防城,待两军之来,再破升龙。
  
  而在升龙城中。
  
  宫殿之中,甲胄铿锵。
  
  黎思诚此刻已经穿上一身甲胄。在大殿之外,无数甲士林立,却是锦衣,金吾两军,也是黎思诚最后的班底,还有就是从南方刚刚调回来的清化兵。
  
  这数万人,已经是黎思诚最后的机动力量了。
  
  如果黎思诚心中一点担心都没有。那是假的。
  
  但是他对而今的局面,没有预料,那也是假的。
  
  故而他听到明军水师来袭的时候,心中激荡非常,是一种担心,期盼,各种思绪夹杂的感情。
  
  黎思诚从来想过,大明与安南之间的战事,当如何结束。
  
  对于大明来说,结束与安南的战事,或许有很多种选择,但是对黎思诚来说,却只有一种选择,那就是有一场决定性胜利,让明人知道,安南不可轻辱。
  
  这才是之后一切的前提。
  
  那么这一场决胜之战放在什么地方?
  
  唯有白藤江,只有白藤江。
  
  在谅山决战。
  
  黎思诚从来不看好。
  
  虽然安南军队与明军打得尸山血海,寸步不让,尸枕累积,欲满穷奇之河。逼近高陵之山。只是这一处战场,根本来说,是双方国力的碰撞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