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

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

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 (第1/2页)

第十四章礼简而刑繁
  
  这一次召见,并没有在承光殿。
  
  无他,千秋万寿宴散去的时候,几乎到了午夜时分,更是一片狼藉。朱祁镇明日自然不能在这里理政。而且群臣品级低的,自然是彼此搀扶踉踉跄跄的出了宫门,在街道两侧不息的灯火护送之下,回到自己住处。
  
  而很多身份高的大臣,都在承光殿左近休息了。
  
  朱祁镇自然不可能与大臣混在一起。
  
  朱祁镇在承光殿以北寻了一处宫殿,叫做凝和殿。
  
  虽然而今的西苑还没有经过大规模开发,修建。但是元代的宫廷建筑,还有太宗宣宗所制的宫廷建筑,还是留下不少痕迹的。
  
  于是,朱祁镇第二天一起来,就在凝和殿之中,接见了李贤。
  
  君臣两人相对而坐,一时间没有了言语。
  
  不是没有话语,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。
  
  任何政治行为都要有一个总纲领。
  
  这是朱祁镇最缺乏的东西,他总不能对李贤说,我要发展生产力,跑步进入社会主义。李贤不拿朱祁镇当疯子,甚至觉得朱祁镇不足以当任天下大任,想办法逼着朱祁镇内禅都有可能。
  
  但是如果逐条说明,朱祁镇觉得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说了,关于赋税,关于行政,关于户籍,关于商税,关于政府架构等等。
  
  只是很多地方都要改变的。
  
  李贤最后是先开口了,说道:“臣惭愧,令陛下相疑如此。不过,臣将去,而今不过一老叟而已。有些话总要说得明白。”
  
  “陛下与我争论数次,都是礼部,刑部,大理寺,河北各地知府的人员,多用正统十年后的进士,看履历多果敢进去之辈,也将水利学院出身的人放在正印官的位置上。”
  
  “定然是有大事于天下。以臣之见,无非这几样,第一个大规模修建水利,第二在大规模修建驰道,第三就是废除胥吏世袭制度,第四,清理赋役,虽然臣一时间不知道陛下当用什么办法清理赋税。最后的就是将这一切用纳入《大明会典》之中,重修大明律法。今后大明从以礼治国,过度到以法治国的地步。”
  
  “不知道臣以为然否?”
  
  朱祁镇听了,苦笑说道:“或有出入,但是相差不大。”
  
  虽然朱祁镇并没有与李贤开诚布公说过这一件事情,但是以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,很多事情李贤都能猜得出来的。
  
  朱祁镇虽然调快了变法的速度,但是相关准备,却是从来不少的。
  
  大修水利与驰道,就不用说了。
  
  其实在这两件事情上,李贤与朱祁镇有共识的。其中的分歧无非是缓与急的关系,这一点点分歧是能够解决的。
  
  真正让他们两人产生重大分歧的,其实是后面三件事情。
  
  其中废除胥吏制度,在北京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了。这一次北京举行这么大的活动,最后并没有出什么差错,北京数千胥吏是帮了大忙的。
  
  但也是北京这数一数二的大城,有各种赋税支撑,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。如果在全天下都实行这个政策,其中问题太大太多了。
  
  李贤是坚决反对的。
  
  其次就是赋役清理。
  
  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做清丈田亩的延续。
  
  李贤也承认,大明基层是有很多问题的,但是清丈田亩这一件事情,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,而且大明而今国库年入四千多万石粮食,近两千万两银子,纵然大明比之前每年要多支持一千万两上下的军费,一旦打起仗还需要更多。
  
  但是每年都会有结余。只要朱祁镇不搞大工程,国家没有大灾荒。只需数年休养生息,就能做到“京师之钱累百巨万,贯朽而不可校。太仓之粟陈陈相因,充溢露积于外。”汉文景之治可现于今日。
  
  所以,大明并没有对赋役进行改革的必要性。
  
  但是这些问题,李贤并非没有商量的余地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