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

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

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 (第1/2页)

第二十三章天子之问
  
  于谦在正统三十年末担任首辅。一上任就号称了萧规曹随,一切如旧。他又与刘定之密谈过后。
  
  刘定之就对于谦恭恭敬敬,好像是对待师傅一般。
  
  其实于谦给刘定之挑明了他在首辅位置上待不长。刘定之自然也不敢反对大明皇帝的权威。
  
  于谦担任首辅固然是一件大事,但是总体上并没有在政坛之上引起多少波澜,或者这与年关将近有关系。
  
  在正统三十一年正旦大宴之后,明报就刊登了朱祁镇署名的文章。首先就提出的就是如何才能达到大同之世的问题?
  
  这一篇文章根本就是一石击起千层浪。
  
  影响力从北京开始,向外面层层叠叠的荡漾开来。
  
  大体是两个层面之上的影响。
  
  第一个层面的影响,更多是官场之上的影响。第二个层面就是民间的影响。
  
  官场之上人都明白,皇帝这样策问天下,决计不是耍着玩的。
  
  其中深意自然在很多大臣内心之中回荡。
  
  另外一个层面的影响就是在民间的。
  
  要知道理学的盛行,不仅仅是在的官场之中,在三杨时代,三杨之所以威望重,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是百官之首,还是文坛领袖。
  
  但是三杨离世之后。文坛领袖就不在朝廷了。
  
  民间有很大儒,虽然不做官,但是在儒学上的造诣,还让他们有大的影响力。
  
  在北京。
  
  徐有贞对这种变化,有些失望。
  
  徐有贞而今五十多岁,他在刑部任上也大有作为的,李贤去位。按照之前的惯例,大明内阁要有一番变动,徐有贞一直在准备补位内阁。
  
  但是而今于谦敲定了一切不变的总原则之后,虽然内阁之中,还有一个空位,也就是之前刘球去位之后留下的位置。
  
  因为朱祁镇与李贤之间达不成妥协。所以一直空着。
  
  但是徐有贞却也明白,这个位置盯着的人太多了。他想要进入内阁的可能性大减,所以他一点要揣摩朱祁镇的意思。只有投其所好,才能得到这个位置。
  
  同样对这位置,大有渴求的就是陈文。
  
  陈文乃是李贤的人。
  
  李贤即便是退位,他也不可能不将他的政治势力安排好。很多时候,如果中枢没有为你说话的人,是不可能真正悠哉林下的。
  
  陈文就是李贤安排的人。
  
  只是李贤也没有想到,真正接任首辅之位的是于谦,而不是刘定之。
  
  如果刘定之上位,内阁之中一定会有一场大调整,最少有一两位出局。到时候陈文补位,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  
  只是于谦这样一座。也卡了陈文的位置。
  
  不过,陈文比徐有贞好一点的事情,就是陈文有李贤临走的指点,对皇帝的心思更能明白一点。
  
  陈文心中暗道:“陛下的心意,无非是想改变理学独尊的地位,才好大展拳脚变法。我只有助陛下一笔之力,才能入陛下法眼。”
  
  陈文一想到这一点,他就将四书五经全部翻了出来,重新读了起来,这一次不是为了科举的敲门砖,而是为了内阁的敲门砖。
  
  只是之前科举的时候,陈文要将这些东西都奉为金科玉律。但是此刻陈文,却是要抓出这些文字之中的破绽。
  
  最好是那一种,一发出了,就天下震动的破绽。
  
  只是朱熹的学问如果能那么容易找出破绽,朱熹也不会被人尊称朱子了。
  
  即便陈文挑出来几个问题,但是对朱熹整个儒学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,不过是边角问题而已。
  
  陈文翻《尚书》的时候,心中忽然一动,手指轻轻敲在书面之上,心中暗道:“这个或许可以。假亦真来真做假,真真假假,还不是看怎么说的。”
  
  此刻陈文心中已经有成见,但依然要一套逻辑来证明他的论点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