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

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

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 (第1/2页)

第五十三章中学教材
  
  于谦听了,心中微微黯然。
  
  知天命之年,于谦少了当初棱角,变得圆滑起来。
  
  但是于谦内心之中的坚持并没有一点点变化。
  
  这也是于谦为什么不想接手首辅之位的原因,身体是一个原因。但是他与皇帝的政见不合是另外一个原因。
  
  但是身在其位,于谦依然觉得自己应该发表意见,虽然他知道,皇帝一定不听的,于谦说道:“陛下,自从陛下亲政以来,屡兴大事,朝廷税收量出为入,臣以为民足,国无有不足,而今南重于粮,北重于役。陛下欲致大同,无过于减役轻税,与民休息,如江南之重赋,九边驿传之重役,都可以酌情消减,如此百姓才能同享太平之盛世。”
  
  朱祁镇沉默了一会儿。
  
  其实他知道。
  
  周忱的财政改革更多是以户部为中心,是在中央层面的改革,对于最基层的田税,周忱不敢加一指于其上。
  
  而清丈田亩,也并没有给百姓减轻多少负担。
  
  北方重于役,南方重于粮更是没有一点变化。
  
  甚至朝廷国力的增强,百姓付出的比之前要更多一点。
  
  这也是对而今局面不同的解读。
  
  朱祁镇是想做一个个彻底的改革,打通大明走向工业社会的道路。但是于谦的想法,是再做减法,限制朝廷开支,在维持朝廷运行的同时。让利于民,减轻百姓负担。让百姓过的更好一点。
  
  其实,真正说起来,让一个普通老农在这里。估计他们举双手赞同于谦的意见。
  
  只是朱祁镇看得更远,为了推进变法改革,他手中必须有更多的资源,工业化的结果,对百姓来说,是好事,是仁政,但是工业化的过程,就不好说了。
  
  而今只有朱祁镇孤单的坚持。
  
  此刻朱祁镇深刻明白了商君的话:“愚者暗于成事,知者见于未萌,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之言,朕记下来了。”
  
  也仅仅是记下来而已。朱祁镇话音一转,说道:“先生以为兴学令可行乎?”
  
  话说到这个局面,于谦还能说些什么?只是他求去之心,从内心之中再次升起,说道:“陛下英明,老臣不如。”
  
  朱祁镇看着于谦的样子,就知道于谦不可能在内阁之中久留了。
  
  甚至于谦用自己的威望帮助朱祁镇完成了辟雍之会,已经是报答了君臣之间知遇之恩了。要知道于谦虽然更偏向实用主义。但并不以为于谦对所谓新公羊的五世说,有多少相信。
  
  其实而今整个朝廷也是如此。
  
  公羊五世说作为一套理论,有多少人真正信服?在朱祁镇心中也是有数的。
  
  朱祁镇心中暗道:“内阁的调整不能再拖了。”
  
  之前,他一直拖着内阁调整,就是因为他现在要的是一个完全支持变法的内阁,而且有能力变法的内阁,其中每一个人,他都要好好斟酌。
  
  无他,他要用内阁压制百官,并推进各种变法。
  
  这才是他迟迟不肯下定论的原因所在。
  
  只是,不管而今有多少相信变法的理论,总之变法从酝酿阶段进入了推行阶段,如果说而今兴学令,还有一些安抚朝臣的意味,下面的变法可就没有这么温柔了。
  
  所以,他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内阁支持。
  
  于谦似乎并没有这个心思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就将此放出消息吧。”
  
  于谦与朱祁镇统一意见之后,很快就兴学令的有关内容就出现在明报之上。
  
  而今大明也都习惯了明报的存在。
  
  政令正式拟定之前,先在明报之上吹吹风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  
  只是这个消息传了出来,让很多人先是失声,随即又开始对皇帝歌功颂德起来,毕竟办学这一件事情,在儒家理论之中,也算是政治正确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