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

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

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 (第1/2页)

第八十九章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
  
  朱祁镇换了一身衣服回到了乾清宫正殿的时候,内阁首辅刘定之,户部尚书马昂,工部尚书王复三个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。
  
  朱祁镇坐在龙椅之上,轻抚衣袖,说道:“坐,卿等此来,所谓何事?”
  
  刘定之说道:“陛下,今日国丈想要建佛山铁厂,臣等不知道该如何下手,还请陛下明鉴。”
  
  其实这一件事情到了内阁的时候,刘定之第一反应,就是马昂不知道该怎么办事?
  
  这种事情打发了便是了。还要向上提交?
  
  倒不是刘定之懒政,实在是大明朝廷以两三万官僚,管理天下百姓的绝妙之处,就在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  
  这其中绝妙之处,不是用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。
  
  简单的说,决计不能将封建王朝的国家机器与后世的国家机器相比。
  
  如果说后世的国家机器,就是一台精密运转,有无数齿轮组合而成的机器。他存在本身就有动态的一面。
  
  但是封建国家机器,就好像是一个大木头架子。
  
  如果没有大动作,却也能为百姓遮风挡雨,但是动作越大,木头与木头之间契合的地方,空隙就越大。
  
  最后,还不等木头腐朽的一天,木头与木头之间连接的地方,就已经松散的不成样子了。
  
  从这一个角度来看,其实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事,与民休息。刘定之在下面的时候,还有所作为,但是到了大明首辅的位置上,却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  
  其实对大明国家机器本质的一种透彻了解。
  
  这也是很多人在心中反对朱祁镇一直折腾的原因。
  
  因为未见其利,先见其害。
  
  如果不是说出这一件事情的人是国丈,而且刘定之更是了解到佛山冼家的人与皇帝谈了一个时辰左右。
  
  这一件事情还是要压压的。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以刘卿之意,该当如何?”
  
  刘定之沉吟了一会儿。
  
  如果这个事情交给别人来处理,定然是不明就里,因为少府虽然已经是大明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,但是真正将学问从书本上拉出来投入现实之中。真正将目光关注到少府工坊与之前有什么不同的人并不多。
  
  刘定之是其中之一。
  
  毕竟这很多事情都是刘定之一手创办的。
  
  刘定之听朱祁镇的话音,就知道这一件事情已经无可更改了,那么就尽量将这一件事情控制在自己的实力范围之内。
  
  不过片刻,刘定之就有了心思。
  
  刘定之说
  
  道:“自太祖以来朝廷都不禁铁业,虽然有官营,但也有私营,毕竟又驰山泽之禁,佛山铁厂一事,从原则上并没有什么问题。但是矿山聚众,铁业更是如此,臣听说过,佛山之地,本就铁业兴旺,朝廷还从此地采购过火炮。”
  
  “如果铁业大兴,矿徒十万之数,再加上岭南偏远,一旦有事,臣广东不能制。故而------”
  
  刘定之说道这里,眼睛偷偷瞄了一眼朱祁镇。
  
  希望能打动朱祁镇。
  
  这也是刘定之最大的担忧。
  
  遵化铁厂虽然大,真正说起来,为遵化铁厂服务的人,从煤矿,铁矿到初步加工,冶炼,熔铸,然后再从铁厂运输出来,这一系列行为所用的人力,已经大体有矿徒十余万之数了。
  
  不过,整条生产线都在少府的管控之下。刘定之是可以放心的。但是如果样的一件工厂放在广东,放在佛山。
  
  下载咪咪阅读APP永久免费看书
  
  刘定之自然会担心。
  
  只是见朱祁镇面无表情,似乎对自己充满暗示的话,一点反应都没有,就知道皇帝心意已定,是劝说不过来的。
  
  他话锋一转,说道:“故而必须加强管理,防微杜渐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此乃老成谋国之言,朕年初驰禁以来,各地都有百姓开矿之事,驰矿山以安百姓,朕之愿也,但是不肖之徒,聚集于山野之上,心怀莫测,如叶留宗之辈,也不在少数。这就是朕所担心的。刘卿可有良策?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