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四十七章祖陵

第四十七章祖陵

第四十七章祖陵 (第1/2页)

第四十七章祖陵
  
  当韩雍的奏疏到的时候,朱祁镇已经到了两淮地区。
  
  韩雍提议再次一次进行清丈,并以此为基础,重新统计人口。对于人口少的地方合州并县,而对人口多的地方,多设县治。
  
  韩雍详细写了他的理由。
  
  韩雍认为数年之前清丈,是不准确的。当然了,他也承认这种程度的清丈,已经是当时所能做的极致了。
  
  但是而今情况有了极大的变化。
  
  那就是一条鞭法的实行。丁税赋役大规模折现,人口数量已经并不是地方行政的基础了。
  
  而今清丈,不敢说能得到确切的数据,但是最少要比当年清丈的时候要好上太多了。
  
  朱祁镇也明白,统计数据其实是有一定的误差的。
  
  很难做到百分百的准确。
  
  即便是放在后世也是一样的。
  
  各种因素对统计出来的数据都有影响。
  
  而今一条鞭法与吏员法的推行,对大明行政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,前者免除了百姓们主官上隐瞒人口的理由。之前朝廷多查出一个人,就要承担多一个赋役,但是而今却不用了。
  
  而后者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。
  
  别的不说,最少这一次清丈,中央还要派人,但是更多是监督,因为地方上的人口,是有能力负担起这个清丈黄册的任务的。
  
  所以而今再做一次全国范围的清丈,结果与之前绝对有很大的出入。
  
  而韩雍对设县与否都确定在地方有多少人上,却也是古代官府一行逻辑。
  
  在汉代,也是万人就设县管理。
  
  而今虽然不是这样的人,但是以韩雍的意思,人多就多设行政机构,而人少就少设,这个思路却也是一脉相承的。
  
  而且韩雍的用意也不仅仅如此,他隐隐约约要对冗吏现象做出一定的清理。
  
  朝廷在实行官吏法的时候,对地方吏员数量的审核,是有一定的放宽的。因为之后一条鞭法推进,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。
  
  朱祁镇在乎的是有些地方县治设的不合理。但是韩雍在意的是,有些地方虚报吏员多报吏员。特别是面对总数六十万的吏员数量,韩雍作为首辅觉得压力山大,这都是要开工资的。
  
  所以,韩雍这一次清丈主要实现两清理一批吏员,将吏员数量压缩一些。
  
  要知道大明之前的官员不过数万而已,最多的时候才十几万,其中十万是武官的,文官才二三万而已。
  
  这个数量对韩雍来说,实在太多了一点。
  
  朱祁镇对韩雍的
  
  意思是原则上同意。但是怎么实行,却要回京之后再说了。
  
  朱祁镇刚刚回复了韩雍的书信。怀恩就在外面说道:“陛下,祖陵到了。”
  
  在朱祁镇心中,他并没有想过南巡多少次,如果一切安堵,什么事情都能好好的解决的话,他估计这一次南巡,很可能是他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南巡。
  
  所以很多事情他都做了。
  
  比如说祭拜祖陵,比如说祭拜孝陵。
  
  这都是皇帝应该做的事情。可以说在朱祁镇提出南巡的时候,礼部不等朱祁镇说话,就已经将两件大事都安排在行程之上了。
  
  朱祁镇想不做都不行。
  
  所以朱祁镇就先到祖陵祭拜。
  
  明代在两淮地区有两座陵园,一座是明祖陵,一座是明皇陵,这两个地方,都是朱祁镇不能回避的。
  
  祖陵乃是大明祖上,而皇陵乃是太祖皇帝父母家人合葬坟。
  
  只是祖陵在泗州,而皇陵在凤阳,朱祁镇要先去祖陵再去皇陵。
  
  如何祭拜陵墓,自然是有一定之规,而今就不多废话了。
  
  但是朱祁镇祭拜祖陵的时候,看到了祖陵的地理环境,脸色非常难看,祭拜完祖陵之后,并没有休息,而是带着文武百官上了大堤。
  
  这个大堤就是洪泽湖南边的高家堰,很早就有了,但是在本朝平江侯陈瑄治理漕运的时候,也是加固过的,历代治理河道的人,无不加固这个堤坝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