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六十七章 大明的票据体系

第六十七章 大明的票据体系

第六十七章 大明的票据体系 (第1/2页)

第六十七章大明的票据体系
  
  朱祁镇微微一想,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
  
  如果将江南士绅看做一个整体,倒也没错。
  
  但是自然界大部分东西都是可以再分下去的,而社会群体上也是如此。江南士绅也可以分开的。
  
  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参与商业了。但是大部分商税是加不到他们头上的,原因很简单。
  
  朱祁镇直接是从成品端收税的。
  
  只有变成成品,也就是丝绸,布匹,才会征税。
  
  至于其他生产活动是不征税的。
  
  但是大部分士绅都是有田地的,对于他们来说,江南重赋才是切身之痛,至于商税却是他们摸不着的东西。
  
 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,心中微微一动,又举起酒杯,正要说话。却见唐世良起身说道:“陛下遗爱江南百姓,老朽代江南百姓儆陛下一杯。”
  
  一时间这些士绅纷纷起身向朱祁镇敬酒。
  
  朱祁镇微微一笑也就一饮而尽。
  
  这三杯酒一饮,朱祁镇也就退席了。
  
  这是朱祁镇的习惯了。
  
  对于朱祁镇来说,这种重大的宴会从来不是为了吃饭。而是某些政治目的。朱祁镇今日就是为商税背书。
  
 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。
  
  剩下的事情,就无足轻重了。
  
  而且朱祁镇留在这里,这一场宴会,朱祁镇自己不会舒服,而下面的人也不会舒服。因为皇帝在种场合吃饭,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仪。
  
  朱祁镇对此厌烦之极。
  
  朱祁镇退席之后,对很多人来说,这一场宴会才刚刚开始,对有些人来说这一场宴会已经结束。
  
  宴会之后,不知道是不是江南百姓都见识了朱祁镇的决意,所以一些暗中阻挠商税征收的人都一一偃旗息鼓了。
  
  王恕的工作阻力大减。
  
  而朱祁镇也没有闲着,而是一边批阅从北京发过来的奏疏,一边视察江南各种情况。
  
  特别是商税推行情况。
  
  江苏巡抚衙后院之中,王恕忙着落实各种工作,朱祁镇也没有让他来在身边。故而朱祁镇身边只有太子,丘浚,还有几个中书舍人,还有从来不离开朱祁镇的怀恩。
  
  朱祁镇手中拿着一块硬纸。朱祁镇甩了一下,有一点硬。却见上面有这表格,空着几个需要填写的地方,比如衙门发的,谁家产的,运到什么地方,还有有效日期,从几年到几年。还有最下面留着长长的空白,却是用来盖章用的。
  
  没错,这就是棉引。
  
  一百匹为一引,一引一两银
  
  子。
  
  一匹棉布三钱,一百匹三十两。正好一引一两。
  
  这些引税制度,也算是非常长的历史了,在唐代就已经有了。故而在制度上也算完善。
  
  这些引票,都是北京户部印刷的。是专门设了一个印刷局。李东阳作为户部侍郎分管的一部分。
  
  这就要从易知单说起了。
  
  虽然易知单并没有列入朝廷变法大项之中,但是并不是说易知单这办法,就被朱祁镇弃用了,恰恰相反,被朱祁镇全部接纳了。
  
  不管是官府与地方,都在改革之列。
  
  不过,这一项改变,并没有拿出来单独说,而是纳入一条鞭法与官吏法具体执行之中。
  
  在朝廷内部,易知单与考成法合并在一起了。
  
  考成法前文也说过,其中有一项,就是每一个衙门都一个册子,上面记载公务,每月勾销。
  
  朱祁镇干脆仿造后世的做法,将各种公务文书都印刷成制式的。每一页都有编码,都有留档。
  
  又严格政事流程,让他们绝对不可能推脱政务。
  
  在地方上更是衍生出各种单据。
  
  百姓缴纳田赋,朝廷要开单子证明,别的赋税也纷纷要开单子。
  
  几乎凡是朝廷从百姓那里拿一文钱,都要开单子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