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

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

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 (第1/2页)

第七十三章灭此朝食
  
  事到如今,征战南洋这一件事情,已经成为定局了。
  
  太子心中怎么想也无法改变。
  
  既然无法改变,他只能将这一件事情接下来,并且办的妥妥当当的。
  
  朱祁镇听了太子如此说道:“怎么灭此朝食?”
  
  太子沉吟片刻,心思流转,说道:“孩儿有缓急两策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说说。”
  
  太子说道:“急策自然是现在就命令张懋带领嘉定之军与南洋水师共南下,攻淡目国。大军乘船而下,不过月余就能到淡目。淡目城临海而建。集我大明水路之师,可以一战而定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那缓策当如何?”
  
  太子说道:“整兵经武,宣淡目不臣之罪,昭告南洋各国,令其出兵从征。大征淡目。”
  
  朱祁镇眼睛之中,流漏出一丝欣赏的意思。说道:“你觉得当用急,还是用缓?”
  
  太子说道:“自然是缓策,朝廷南征,非为一草芥之国,而是为南洋。正以此观南洋各国之向背。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。”
  
  太子胸中也是有韬略的。
  
  只是有时候私心重了一些,毕竟是朱祁镇用心培养出来的继承人,或许算不上出类拔萃,但是最少在水平之上。
  
  即便去了太子这一层身份,做一个朝廷重臣也是合格的。
  
  缓急两策,看似急策是兵家要义所在,所谓兵贵神速,淡目之灭满者伯夷,兵锋近十载,军民皆疲。
  
  大兵临之,一战而定。
  
  自然是符合兵法之中,用最小代价,换最大的战果。
  
  但是如果,用缓策。一来给了淡目一国准备时间。毕竟南洋精髓大半在爪哇岛上,人口稠密,盛产粮食。特别是有大量火山灰,土地肥沃,即便是在现代,爪哇岛也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水稻产区。
  
  而在这个时代,粮食人口,就是国力的象征。
  
  淡目国是小国,那是与大明相比的,如果单单论东南亚来说,吞并满者伯夷的淡目,妥妥南洋小霸主。
  
  给淡目时间,自然是增加了大明征服淡目的难度。
  
  二来,大明在南洋影响力很大是不假,但是真以为大明号令一出,南洋各国臣服?那就是异想天开了。
  
  虽然这些国家都对大明称臣,但是前文也解释了,这种称臣更像是一种生意。朝贡贸易而已,而且一些口头便宜而已,真要大明进入南洋,各国未必心中服气。
  
  征召各国士卒,标志着大明对南洋从影响力,到实质上控制的第一步,这么多国家,
  
  未必都愿意。
  
  说不定别的地方,还会惹出麻烦。
  
  这是急策的弊端。
  
  但是利弊之间,是可以相互转换的。
  
  就看一个人是怎么看了。
  
  急策的弊端,也是缓策的优点。
  
  急策是军事上的最优解,而缓策是基于政治上的因素。
  
  看似朝廷大张旗鼓,甚至打草惊蛇。但是却是分辨敌我的一个过程。
  
  正如之前所言,大明从来是天朝,出兵是要大义的,绝对不能无罪而伐。虽然实在没有办法的话,也是可以用一些阴私手段的。
  
  但是能不用,还是不用比较好。
  
  这一次淡目灭大明藩属国,大明讨伐名正言顺。
  
  大明作为宗主国,发动正义的战争,要求各藩属国出人出力出钱,也是基于君臣大义,无可挑剔。
  
  即便之前大明朝贡贸易之中,从来没有对这些国家进行索取,甚至以厚往薄来的政策,厚待他们。这一次直接征召各国兵马,基本上是第一次对各国进行索取。
  
  自然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。
  
  朝廷如果只是每一个淡目国,这样做自然是将事情越闹越大,得不偿失。但是如果说朝廷的目的是整个南洋,正好分辨出谁是潜在的敌人。
  
  毕竟,连朝廷这样正义的战争都不愿意支持,那就是与淡目私通,是叛臣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