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讨南洋檄

第一百一十二章 讨南洋檄

第一百一十二章 讨南洋檄 (第1/2页)

第一百一十二章讨南洋檄
  
  很多问题,绵延数百年。并不是一场战事,或者一次改土归流就可以改变的。
  
  大藤峡久战不定,并不是大藤峡中苗民善战,而是他们不得不战。
  
  而今大藤峡平定了,因为土地争夺,其他各族的百姓就可以和谐相处了。根本就是扯淡了。即便是到了清末广西依旧是土客矛盾最深的地方,所谓太平天国,大多都是客家人发起的。
  
  而今朝廷实力强大,这些矛盾都被压制下去了。
  
  但是太子却也知道,广西这种隐患还在,不会因为几个土司撤了而发生改变。
  
  所以,太子才想从广西抽调百姓南下。好缓解一下这种矛盾。
  
  刘大夏说道:“是,臣明白该怎么办。”
  
  太子点点头,却见有人飞驰而来。在几十步外下面,步行到太子面前,跪下行礼说道:“殿下,南宁侯请陛下入城,城中已经清理好了。”
  
  太子点点头,翻身上马,在千余的护卫之下,进入大泥城中。
  
  这个城池在太子看来,简陋之极,放在中原根本不是一座城,甚至比不上江南的一个大镇子。
  
  城中到有一个建筑很是高大。
  
  不是别的,就是清真寺。
  
  太子见毛锐已经派人将清真寺清理出来,显然要将这里当做太子的行宫。
  
  太子眉头一皱,也不好不进去,吩咐刘大夏说道:“派人将城中长老请来。”
  
  太子随即进了清真寺之中,并没有去正殿,而是在偏殿见了毛锐。毛锐已经汇报战况。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汇报的。
  
  北大年真正发展出来的时候,就是葡萄牙攻占马六甲的一段时间,那一段时间满刺加轰然倒塌,葡萄牙的统治并不是太稳固的,甚至有与淡目国战争等等。
  
  而且葡萄牙人信奉天主,与回回从来是矛盾重重。于是很多原本在马六甲交易的回回商人都转到了北大年。
  
  这才是北大年最辉煌的女王时代。
  
  虽然这种辉煌并不长久,但是这也奠定了北大年苏丹国的根基。在此之前,不过是一个小城而已。
  
  毛锐入城之后,就好像秋风扫落叶一般,轻轻松松的就将这些人个震慑住了。
  
  太子说道:“南宁侯辛苦了。”
  
  毛锐说道:“都是殿下指挥有方,臣不敢言苦,臣以为兵贵神速,此刻当立即骑兵,翻越南山,直入满刺加城下。”
  
  毛锐所言的南山,就是在北大年之南而称谓,这里就是后世称为马来半岛中央山脉
  
  。谈不上山高林密,但是在这个时代,却多是原始未开发的情况下,倒是有一些小路,可以通过。但是不足以通行大军。即便是满刺加内部,大多也是海上比路上方便。
  
  否则就要绕道,先向西,绕过中央山脉一带,进入印度洋沿岸,然后再沿着马六甲海峡,一路往东打,沿着沿海狭长平原,打到满刺加城下。
  
  在毛锐看来,这一路上最大的问题从来不是满刺加的抵抗,而是后勤辎重。数万大军行军不可能不要后勤。但是毛锐到南洋之后发现,大体上南洋是不缺少粮食的。
  
  因粮于敌是可行的。
  
  这才有兵贵神速,速战速决。
  
  不过,这在太子这里通过不了。
  
  太子对南洋战事从来是一个稳字当头。
  
  并非,太子不了解军事。
  
  太子也是带兵打过仗的,虽然没有从第一线厮杀过,但谁要是说他是外行人,却是错了。
  
  太子之所以如此想,就是知道,这一场战事,双方实力差距太大。
  
  稳扎稳打,就是一场稳赢的战事。
  
  而这一场战事,胜利对太子来说,是锦上添花,难不倒还能因为他这一战打的漂亮,让他回北京当皇帝吗?
  
  如果败了,却大损威望,甚至给别人可乘之机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