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三章 韩王将薨

第三章 韩王将薨

第三章 韩王将薨 (第1/2页)

第三章韩王将薨
  
  不去提这黎将军如此冲破重重关卡。才能到了凌州求援。
  
  其实这一件事情,即便不去做,一两个月之内,凌州也会得到这里的消息。
  
  毕竟爪哇与凌州商业往来还是有的,特别是爪哇岛乃是南洋各群岛之中,少有的粮食产地。
  
  单单说韩王世子在马道南的辅佐之下,稳定军心,十五六岁的年纪之中,披上有自己体重一半的铠甲,在侍卫的簇拥之下,巡城。
  
  韩王城的选址,是精心挑选的。
  
  等上城墙之外,却见居高临下,四野一揽无余,视线最北方,就是大海。再往南就是港口。而港口与城池之间,还是有一些距离,有一条人工河相连。
  
  而周围都是耕地。
  
  如果往南看的话,却被层层的山峦遮挡住了视线。
  
  这也是南洋各地的农业产业的特点,一般来说都是沿海的山间小块平原。
  
  韩王城的选址就在这一笑块平原的核心地带,如果将这些地方的土地全部开垦了,将要数十万亩之多,再加上气候湿润,一年数熟,还有火山灰作为肥料。
  
  恐怕产量之高,还在江南府县之上。
  
  只是,而今的一切都被无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聚集过来的土著民所破坏了。
  
  依附在韩王城外的土民的房子,都是用竹子与棕树叶子建筑出来的,也就是用竹子,或者其他树木搭建一个架子,然后用这些棕树叶子从四面铺陈在一起。
  
  因为这里没有冬天的概念,更不用考虑什么保暖的措施。
  
  这样的高脚楼,最下层是用来排水,养牲畜,上面才住人。
  
  特别容易修建,也特别容易搬迁。
  
  不过,此刻这些建筑,全部被填平了。
  
  无数土著人在韩王城数里之外,安营扎寨。
  
  只是他们军队战斗能力相当差,这种差劲,就反应在安营扎寨之上,如果乍一看,看着些人黑压压一大片。人多势众。
  
  但是细细一看,就会发现。
  
  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秩序可言,几乎是这一团,那一坨的。
  
 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军队在陆战之上,对南洋各国的军队,从来是无往而不利。
  
  并非南洋百姓民风软弱。其实恰恰相反,在南洋贵族之中,还是相当有尚武精神,甚至还有一些国家保留决斗的传统。
  
  不能不说不尚武。
  
  也不是南洋军队对大明军队有武器代差。
  
  南洋各地最善于拿来主义。安南就有制造火器的能力,南洋各国有的有,有的没有,但
  
  是他们军队之中火器数量不少。
  
  或许没有重炮,这种杀手锏,但是一般火器从来不缺。
  
  而大明与南洋各国军队战斗阵战的时候,一般也用不上重炮。重炮运输太难了一点。
  
  最重要的是国家结构上的问题。
  
  南洋各国是一个贵族世界,国王任命的每一个官员大多都是贵族出身。而贵族们最大的财产,并不是金银,并不是粮食,并不是土地。
  
  而是人口。
  
  总体上来说,整个东南亚在这个时代,也不过二三千万人左右。其中安南就有几百万人之多,分散到其余各国,即便是大国,也不过几百万的弟子。
  
  国王征召贵族从征,贵族会将麾下所有的男丁都拉上。这也是各国人口这么少,却能动则几十万大军的原因。
  
  南洋的军队,几乎等于南洋各地的成年男丁。
  
  虽然这种人身依附关系,可以说成奴隶关系,虽然这个关系比绝对意义上的奴隶关系有一些宽松。
  
  所以,南洋各国之间的征战与大明印象之中的战斗,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式。
  
  南洋各国打仗,一般是两边动员数万大军,然后旁观双方国王挑选出来的数千精锐战斗,甚至贵族们的单挑。
  
  这种战斗模式比中国春秋战国之后稍稍先进一点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