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七十四章 重镇大宁

第七十四章 重镇大宁

第七十四章 重镇大宁 (第1/2页)

第七十四章重镇大宁
  
  大宁城垣并不是太高的。
  
  这也是新的战争经验所至。
  
  在火炮攻城的时代,城墙并不是需要太高的。甚至越高的城墙并不能给人带来安全感,甚至更容易攻破。但是并不高的城墙之上,大炮林立。
  
  这些大炮,或许已经不是大明最新的火炮,但是放在城墙之上,还是可以用的。
  
  大宁城镇守兵马有数万之多,其中隶属京营的有四万,隶属各地卫所的有三万多,隶属蒙古贵族归大宁城管理的,有两三万之多,这个数量并不是太准确的。
  
  而漠南都指挥使,大宁总兵官正是杨珍。
  
  就是当初托了杨洪的面子才能参与日本之战的杨洪的孙子杨珍。这些年过去了,杨珍已经成为一个四十多岁的宿将。也成为昌国公的继承人之一。只是杨珍的父亲,却只能在枢密院中挂了一个闲职。
  
  杨珍也是正统勋贵们寄希望的后起之秀。
  
  希望将来能与张懋一争短长的人选。
  
  不过杨珍比张懋的年岁要小上不少。杨珍更可能是接张懋的班。
  
  朱祁镇远远看见大宁城之中的时候。杨珍已经带这大宁城中的官员将领以至于蒙古贵族远迎数十里,拜见朱祁镇。
  
  杨珍一身甲,走路之间,铿锵有声,声音也是粗糙之中带着一种磨砂之感,有一种让人信任的感觉,他在朱祁镇身前行礼,说道:“臣漠南都指挥使,大宁总兵官拜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杨珍的声音,忽然有一种错觉。他似乎感觉到了杨洪复生。
  
  这种庄重严肃,不言苟笑的风格,的确是杨洪的风格。
  
  只是斯人长决,江山依旧在,而人物常新。
  
  朱祁镇将自己的错觉给压了下去,缓缓的说道:“起来吧。”
  
  杨珍说道:“谢陛下。”之后才缓缓的起身,说道:“陛下巡幸大宁,是臣等的荣光,也是大宁城的荣光,还请陛下允许臣为陛下引路。”
  
  朱祁镇说道:“好,正要你这个东道主,来尽地主之谊。”
  
  杨珍听了,立即说道:“陛下此言差矣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。这天下虽大,乃是陛下之土,大宁城也是如此,臣又怎么能被成为东道主?还请陛下收回此言,臣断然不敢受。”
  
  朱祁镇叹息一声,说道:“昌国公后继有人,你的性子与当年昌国公一般无二。这句话算是朕失言,好了,你带朕看看着大宁城吧。”
  
  杨珍说道:“是。”
  
  随即杨珍在朱祁镇身侧,落后朱祁镇半个马位,而朱祁镇另外一边,就是丘浚。
  
  如果杨珍没有昌国公世子的身份,那么他是漠南都指挥,大宁总兵官,也不可能在这个位置的。
  
  朱祁镇进入大宁城之后,发现了大片大片的空地,心中这才感觉到了。
  
  这大宁城池的范围有些太大了一些。虽然大宁城是漠南都司的驻地,但本质上漠南都司都不是一个太富裕的地方,大宁城也撑不起太大盘子。当时朱祁镇并没有细想,看了而今的局面,有些奇怪的问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  
  杨珍说道:“陛下,漠南地区一到冬季,很多时候就会有大雪普降,一眼望去,都是茫茫一片苍白,号称白灾。与冬日不降雨雪的黑灾并称,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,就伤及百姓。更有暴风雪一出,人畜帐篷都被大雪掩埋,人就如此生生的百活埋了。”
  
  “故而大宁城建城之初,就想道了这个问题。”
  
  “在城中开辟了大片土地,每到冬天,就有大量的百姓来到大宁城中躲避大雪。”
  
  “而今这些人都已经离开了,才有这样空荡荡的空地。”
  
  朱祁镇听了,问道:“我记得青贮法之后,就由放牧改为定居了。他们怎么还会迁徙?”
  
  杨珍说道:“青贮法,乃是良法,青贮法之后,百姓生畜冬季死亡不多,蒙古各部也不游牧了,而是各划地界,大宁城附近,乃是漠南最好的草场。而在大宁之中躲避风雪的人,都是大宁附近的百姓,不会太远的。”
  
  “在漠南其他各城之中,请打大体也是如此。”
  
  朱祁镇这才点点头。
  
  而这一片空地,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屯驻大军。
  
  朝廷如果北征的话,大宁城之中空地,足够驻扎十几万大军。
  
  走过这些空地之外,又是一道城墙,这是大宁的内城,这里面才是真正的大宁城。日常有人生活的大宁城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