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第六百零八章 造反专业户,摩尼明尊教

第六百零八章 造反专业户,摩尼明尊教

第六百零八章 造反专业户,摩尼明尊教 (第1/2页)

“御史来得真快!”
  
  太学门口,在李彦和丁润的注视中,一匹匹高头大马出现,一位位或面容方正,或不苟言笑的官员,齐刷刷地从马背上翻下。
  
  为首一位紫袍老者率众走进太学,声如洪钟:“命国子监上下全部待命,太学生聚于校舍,斋舍空出搜查,不得有误!”
  
  “是!”
  
  这位发号施令的老者,正是御史中丞赵挺之,和蔡京同科,素来支持王安石,是新党的中坚人物,后来晋升宰相,与蔡京争权,不敌被贬,病死途中。
  
  但别管历史上的发展如何,现在的赵挺之都是大权在握。
  
  北宋的御史台机构设置,形势上基本沿袭唐、五代体制,以御史大夫为长官,御史中丞为副长官,可北宋又有个特色,许多官职只是摆设,是没有人担任的。
  
  从二品的御史大夫,就是这样的例子,在北宋前期只作为加官或检校官带宪衔,非职事官,讲白了就是为了增加某个官员的地位,予以加官,就会让他权御史大夫,而宋神宗曾经想让司马光当御史大夫,遭到了宰相反对,到了中后期就再也没人当过,所以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台的最高领导者。
  
  这个职位一般是以谏议大夫、给事中、尚书侍郎、六部郎中、知制诰等资格充任,赵挺之就是吏部侍郎充任御史中丞,这位紫袍大员第一时间赶到太学坐镇指挥,可见御史台对于这起桉子的重视。
  
  想想平日里其他部门执政的效率,兴起大狱却这般兴奋,丁润都撇了撇嘴,露出不屑。
  
  当然,他知道自己是招惹不起这帮御史的,往后退去,缩了缩脑袋,尽量将自己隐入人群。
  
  李彦也平静围观,目送御史们兴冲冲地涌进太学,然后就发现一位书童打扮的人找到面前:“可是林公子当面?我是赵府仆役,我家小郎命我将此信交给林公子。”
  
  李彦接过信件,展开细细看了一遍:“是赵郎君送来的,他被赵中丞禁足在家,向我致歉。”
  
  丁润道:“赵中丞看来很疼爱这个儿子啊,估计这段时间都会让他在家躲避风头,不再露面……”
  
  李彦道:“不仅是他,之前不少太学生出去后都未回来,这就是权贵子弟的退路了,往家中一藏,御史还不至于因为太学生行贿之事去搜查府邸,这场风波就过去了。”
  
  丁润耸了耸肩,准备开熘:“林公子,我们也出去避一避吧,去御拳馆看看如何?”
  
  李彦道:“不急,赵郎君的信中,给了几名太学生情况,他们已经退学。”
  
  丁润脸色沉下:“夺了别人的上舍名额,还逼着退学?这是把人往绝路上赶啊!”
  
  李彦道:“是不是那七位行贿的学子逼迫退学,目前还不得而知,我准备先去这个地址,了解一下情况。”
  
  丁润道:“一起去吧,等会吴待制问起来,也能说去查桉的,省得他又多言……”
  
  两人走出太学,来到马厩取马。
  
  丁润骑上开封府衙的良驹,看了过来:“林公子还在租马么?”
  
  李彦骑的马匹就较为普通:“京师内租马方便,日后再买一匹好马吧。”
  
  北宋的马政实在一言难尽,以致于权贵子弟花费重金买来的好马,在李彦眼中都很差,那么在大唐都显得极为醒目的狮子骢,显然不便取出,所以他出入一直是租马骑乘。
  
  好在汴京的租马业务是极为发达的,各种马匹和驴子一应俱全,如他这种当地有名的客户,更是随取随用,租借方便。
  
  两人汇入到繁华的街头,一路往外城而去。
  
  出了东门,再策马行了两刻钟,到了信中指明的地点,一片偏僻的租房区域。
  
  此地和最初洞云子刺杀公孙昭的地方,距离不远,只是人流要相对多些,行走的百姓精神面貌也好,不少男子头上还簪花。
  
  然而丁润的目光,恰恰落在那些男子的簪花上,眼神逐渐警惕起来:“小心些!这里恐怕有明尊教的人盘踞!”
  
  李彦眉头扬起,低声道:“摩尼教?”
  
  丁润冷声道:“不错,此教原身正是摩尼教,不过现在民间一般称其为明尊教,‘若有明使,出兴于世,教化众生,令脱诸苦’,皇城司以前的一大要务,就是禁绝这鼓动叛乱的邪见。”
  
  李彦微微点头,不得不说,之前皇城司的目光还是挺准的,因为不久后就要发生那起威震东南半壁,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统治的方腊起义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