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第六百九十二章 山高水长,江湖再见!

第六百九十二章 山高水长,江湖再见!

第六百九十二章 山高水长,江湖再见! (第1/2页)

大年初一,元朔之日。
  
  李彦起身洗漱,小黑蹲在他边上,一起刷牙。
  
  想到后世比给猫咪洗澡还要困难的,就是给猫咪刷牙,甚至以前给小黑刷牙它都是不太愿意的,现在都会自己主动了,李彦嘴角微扬。
  
  而小黑麻溜地洗漱完毕,来到后院练武场,看着横七竖八的手下,威严的喵了一声。
  
  猫儿起身,追随小黑离去,然后卢俊义一行无缝入场晨练,打熬气力,强壮体魄。
  
  看似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,但他们三三两两,主动研究配合技巧,互相探讨,显然与之前又大有不同,这点让李彦更加欣慰,吃完早饭后,在书房内将最后的教材编写完毕。
  
  等到蒋敬来到面前,正好交托过去:“之前未参加蒙学试的孩子,在学完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后,就可以开始着手学习这份教材,印刷方面我会交给印书坊,尽快出书。”
  
  蒋敬接过,发现封皮书名写着“科学”两字,还有编号“初学卷壹”,奇道:“兄长之前不是说过,那《五年蒙试三年模拟》还有后面的解试、省试和殿试部分么,难道就是这本?”
  
  李彦摇头道:“《五年三年》系列是试卷,这套是教材,两者的性质不一样,可以配合使用,靠着试卷来吃透教材。”
  
  蒋敬有些动容:“兄长你专门为科学,编了一套教材出来?”
  
  李彦道:“是的,这也是一门学说啊!”
  
  大宋自开国以来,就在宣传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,一代代的洗脑,外加一榜进士所受到的社会尊敬和实质利益,确实当得起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之说,社会各个阶层自然对科举趋之若鹜。
  
  李彦了解历史上的各个大事件,从无数前人的教训上,清楚地知道,别管个人出发点是否好,跟整个社会的氛围背道而驰,是绝对没有好结果的。
  
  所以他要做的,是巧妙的改变和引导,你们不是喜欢科举么,那我就兴科学之路。
  
  当然,话术要漂亮些:“大宋的学术氛围是极好的,儒学明体达用,对于古代经典的解读,趋于实用化。”
  
  “诸如王文公的新学、司马温公的朔学、东坡先生的蜀学、横渠先生的关学、程氏兄弟的洛学……皆盛极一时,其他的各派学说也都有可取之处,如此思想的碰撞和争鸣,恐怕只有追溯到先秦时的百家争鸣了。”
  
  蒋敬当然明白如今学术氛围的推陈出新,各大书院每一届都有新的学术思想迸发出来,却依旧觉得夸张:“可科学不比其他,各大书院虽然都有涉及,但就算是当年的太学体,也没敢以科学作为自己的学说……”
  
  李彦道:“科举考试主要的目的,是评测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,但其中也蕴含了许多人生的道理,此前嵩阳书院为何会折戟沉沙,他们就败在了看似简单的一招‘提前交卷’上面,这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还有很多,而我的教材也是如此,你可以看看。”
  
  蒋敬翻开,看向这一卷的目录,然后一怔。
  
  有些条目他能看懂,比如字形、字义、句意、阅读理解、作文等等,有些就比较懵了,比如自然、辩证、象数、人事、官政等等。
  
  关键是,这还只是初学者的第一册,以后的内容岂不是更多?
  
  李彦微笑道:“不要有负担,我们既不是大书院,也不是名儒,就是先教着,看看效果如何。”
  
  他的观念向来是先得人,再行事。
  
  大唐世界,有大唐朝廷这个现成的体系,在内卫平步青云后,培养心腹手下顺理成章。
  
  到了大宋世界,决定改朝换代,难度自然倍增,一切从零开始,甚至还要考虑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。
  
  所以岁安书院在李彦的设想中是极为关键的一环,建立学术上的权威,从长远的眼光来看,重要性能与根据地并驾齐驱,文武缺一不可,才是他想要的改朝换代。
  
  蒋敬顿时觉得自己肩头上的担子沉重起来,重重点头:“请兄长放心,我一定竭尽心力!”
  
  李彦道:“你也好好学,今年又是科举之年,无论朝堂环境如何,凭借自己的本事,在天下学子中脱颖而出,金榜题名,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!”
  
  蒋敬双目明亮,拱手道:“是!”
  
  正当蒋敬拿着教材,准备近水楼台先得月,好好请教一番时,时迁突然跃了进来:“兄长,出事了!开封知府吴居厚被灭了满门,凶手疑似是丁判官!”
  
  李彦闻言并不诧异,面色却也一沉:“这么快?”
  
  ……
  
  “丁判官,你怎的就离我而去了啊!!”
  
  与此同时,高家宅内。
  
  听到高俅在房内悲呼,外面的高廉和赶到的焦挺面面相觑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