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第一千一十一章 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功成圆满

第一千一十一章 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功成圆满

第一千一十一章 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功成圆满 (第1/2页)

这便是九坛三醮(jio)……”
  
  “上三坛为国家设之,其上为顺天兴国坛,凡星位三千六百,为普天大醮,旌旗鉴剑,弓矢法物,罗列次序,开建门户,具有仪范。”
  
  “其中为延祚保生坛,凡星位二千四百,为周天大醮,法物仪范,降上坛一等。”
  
  “其下为祈谷福时坛,凡星位一千二百,为罗天大醮,法物仪范,降中坛一等。”
  
  “中三坛为臣僚设之,上曰黄箓延寿坛,中曰黄箓臻庆坛,下曰黄箓去邪坛.”
  
  听着林灵素讲解九坛三醮的祭祀大典,公孙昭询问道:“林道长,这番工程若要在吉时前完工,是否仓促?”
  
  林灵素知道燕廷向来不压榨工匠,算了算时间,有些皱眉:“确实勉强,然此九坛之外,还有应物坛,可量力而为之,不过在供奉的神位上,当为天神地袛、九州土地、祖先英烈、圣君明主,不可有佛教的佛祖菩萨,要保持中夏正统……”
  
  公孙昭知道他近来和僧人斗得极其厉害,看向同样授命主持大典的洞云子。
  
  洞云子有些无奈,道家七十二福地和佛门的关系其实还好,偏偏林灵素跟那边水火不容,身为道家弟子也挺尴尬,只能道:“我等还是将禀告上去,让至尊定夺。“
  
  御笔批示很快来了:“设罗天大醮,禳灾祈福,此后定仪。”
  
  林灵素的九坛三醮,出自王钦若的《翊胜保德真君传》,那位宋真宗时期的宰相,为了迎合上意,伪造天,争献符瑞,更促成封禅泰山,从此封禅彻底被搞臭,后人都不干了,历史名声是很差的。
  
  《罗天大醮仪》也是王钦若弄出来的,但这门仪式最早形成于唐代,唐肃宗年间,大明宫三殿前设罗天大醮,“其夜及晨,有龙见于御座褥宛转,鳞甲脚迹遍于褥,上以其褥示朝臣,”后来五代北宋以来,朝廷也举办罗天大醮,禳灾祈福。
  
  以此祭天,仪式够高,又不至于过于铺张浪费,是以最后定下。
  
  不过相关过程也有修改,比如以前的大醮前七日,京中还要禁屠宰、刑罚,止凶秽,三日不得饮酒食肉,寺观、军营、民舍,都要门庭设香烛望拜.
  
  登基大典都没有这般扰民,如今燕廷只规定祭祀之人,沐浴更衣,洁己斋心,结想上灵,以示诚意,祭祀当天,京中才有禁忌。
  
  于是乎,祭天仪式由御史大夫公孙昭主持罗天大醮,洞云子、林灵素辅之。
  
  同时建永光,为上下两层楼,陈设功臣画像。
  
  由李彦亲提赞词,萧让提额,王希孟画像。
  
  在重大典礼中,于此地接见藩邦和外国使节。
  
  这份莫大的荣耀,让朝野都极为关注,但只是听说功臣名单,有功勋臣子,有阵亡英烈,皆在祭天大典上公布。
  
  九月初一。
  
  罗天大醮正式举行。
  
  公孙昭与洞云子、林灵素等道众,焚香开坛,请水荡秽,诵经礼拜。
  
  如此做醮,每日三朝,至第七日,正值九月初七,大燕建国之日,身穿龙袍的李彦带领文武百官,至道场正式举行请圣摄召仪式。
  
  “上赐英贤,为朕之辅,替天行道,保国安民,今大燕即安且宁,勤施四方,当都讲登坛,高攻表进,敕封功臣,昭告上帝皇袛,罗天神灵。”
  
  相比起登基大典,只供奉昊天上帝和皇地袛,也就是俗称的皇天后土,此番祭祀的是天神地袛、祖先英烈,共三千六百星位,各自化作银灯高悬。
  
  李彦开始念诵长长的功臣名单。
  
  文武百官强忍住心跳,仔细聆听。
  
  “卫国公卢俊义,光复燕云,破金先锋,战功赫赫,位列功臣第一;”
  
  “英国公花荣,光复燕云,屡破金军,战功赫赫,位列功臣第二;”
  
  “魏国公蔡京
  
  协理国政,卒安社稷,可属大事,位列功臣第三;”
  
  “耿国公公孙昭,秉公执法,弹究不规,破金大功,位列功臣第四;”
  
  “郧国公高俅,光复燕云,为官忠直,行修于躬,位列功臣第五;”
  
  “信国公丁澜,除暴安良,光复燕云,痛击金军,位列功臣第六;”
  
  听了一小半,群臣心就定了下来。
  
  这份功臣名单,还是一如既往的公正,大部分与之前封爵的公、候、伯重合,再加上灭金的战绩。
  
  如在伐金之战里立下大功的朱武等人,敕封为国公,之前的伯爵之位,也提升为了侯爵。
  
  分封完功臣后,就到了牺牲的烈士,里面还有前朝的忠勇之士。
  
  “前宋丞相章惇,器博忠直,忍辱负重,助灭金祚,行以国葬,谥号文贞;”
  
  “前宋保义郎宋江,才能卓著,忍辱负重,助灭金祚,行以国葬,谥号忠毅;”
  
  “前宋将士李逵,勇武过人,身更百战,助灭金祚,行以国葬,封其母诰命;”
  
  “前宋将士邓飞,忍辱负重,助灭金祚,封归德将军;”
  
  随行的邓飞眼眶大红,昔日跟着宋江出来的八人,除了王英外,其他都有封赏。
  
  连孙二娘最后拼死一战,都让夫妇一起得到荣耀,正如当年跟着宋江一起时所许下的心愿,改邪归正,光宗耀祖。
  
  以上全部诵读完毕后,李彦又亲自取出一份“状”,上面列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百零八人,分三十六大功,七十二小功,祭告上苍。
  
  毫无疑问,这正是天罡地煞的排位名单。
  
  不仅是顺序有了极大的变化,许多人物还被剔除了出去,如最早的董平,身上的魔星就转移入丁澜,而宋江等八人死去后,有的魔星转移,进入别人的体内,有的则没有变化,只是排名顺序改变。
  
  而其他并未牺牲的原定好汉,体内的魔星同样有离体而去的情况,比如和原剧情里一般毫无建树的“铁扇子”宋清。
  
  所以李彦根据师师的因果勘测之法,确定了新的名单后,再按照他所认为功劳大小的排列顺序,向天祭祀。
  
  至于能得到何等呼应,那就不知了.
  
  对于这位至尊的行为,群臣不明其意,但这份名单并未宣读,心里再是痒痒的,也只能眼睁睁卡着它直接以“状”焚之。
  
  这些祭祀的礼仪,每一个细节都极为重要,比如祭的形式,“章”是祭酒奏章,乞恩求福,“表”是标明事理,以晓主上,“状”是向众神陈述,不用宣读,直接焚化,最后的“牒”则是正式向天庭呈文禀式。
  
  “来了!”
  
  当天罡地煞的“状”缓缓焚去,李彦眉头一跳,登基大典时类似的奇特感应出现,于无穷高缈的某处,出现琼楼金阙,无边盛景,正是天庭所在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