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明猛将陶半妖

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明猛将陶半妖

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明猛将陶半妖 (第1/2页)

「四十九颗首级,就是近万两白银啊……嘶!」
  
  今年的倭寇出乎意料地安静,折腾了一年的杭州百姓,终于可以好好过个春节了。
  
  他们并不知道,造成这一切的功臣院内,一人、一鬼、一妖,看着堆起的人头,露出复杂的神情。
  
  既是欣然,又不免觉得荒谬。
  
  按照最新颁布的律法,一颗真倭的首级,如果只给奖金不升官,就是二百两白花花的银子。
  
  后世有分析,按照嘉靖朝的物价,一两银子大概折合人民币五百元到六百元左右,二百两银子,相当于十万到十二万。
  
  黑市里悬赏杀人,也不过是这个价了。
  
  赏赐丰厚么?
  
  当然丰厚,却也愈发凸显出明朝这个时期「首功制」的畸形。
  
  明朝首功制,萌芽于朱元章,那个时候沿海已经出现了倭寇作乱,由此下令,「凡总旗军士弓兵生擒贼一人者,赏银十两,斩首一级八两,民人生擒贼一人银十二两,斩首一级银十两」,这显然已经是重赏,却符合实际需求。
  
  但到了成化年间,因太监操弄官兵军功,明朝文官阶层想革除弊端,又投鼠忌器不敢招惹太监,于是矫枉过正,将这种首级军功制度,广泛运用于军队之中。
  
  简单的说,军队里报上来的前线表现,朝中文官不认可,只看人头数目,因为相对而言,那是最不容易作假的实证。
  
  这种改革,确实避免了一部分谎报军功的行为,却也成功打击了军队的士气,使得明军从此变成了只会割人头,其他啥都不顾的荒唐军队。
  
  实际上,以首级论军功,历朝历代都有,但正常的打仗,立功的方式有很多种,斩将夺旗、围城首登、力破敌阵、鏖战不退、保护粮草等等,现在都不管用了,就看一个标准,人头。
  
  有人头,领赏、领功,不然的话,绝世勐将冲锋陷阵,如常山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,由于只杀人没有来得及割人头,理论上就是屁功劳都没有,可谓标准的一刀切。
  
  自然而然的,滥杀邀功、抢夺首级的情况屡禁不鲜,关键是战场上勇敢的行为,换不来升迁和赏赐,只有捡漏割人头才能得到实际利益,明军个个化身为人头狗的同时,又走了另一个极端。
  
  军队里面战术配合全无,一群**子全都缩在战车防御后面,用火器弓箭和敌军对抗,指望着收割几个傻帽的人头,换点钱养家湖口,明军战斗力每况愈下,唯一能打仗的,变成了各个将领贪污后所养出的家丁,宋朝禁军看得都笑出声。
  
  于是乎,出现各种一场大战,斩首几级的战绩,了解了这种制度后,就明白这种可笑的战绩是怎么打出来的了。
  
  所以其实并不强大的蒙古俺答汗,居然能一路攻入长城,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,倭寇并不算强大的战斗力,也在东南沿海横行肆虐,让各地苦不堪言。….
  
  当然明军拉胯,不止是这一个原因,有历代积攒下来的诸多因素,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,还能出现「南戚北李」,顶着这种畸形制度成为名将,实在不易。
  
  南方的戚继光属于软性对抗,自己练兵,在内部弄了另一套公平赏罚制度,得来的赏赐平分,士兵不必为了人头恶性竞争,也不会共同摆烂,各种战术阵势回归,戚家军所向披靡。
  
  北方的李成梁则是打不过就加入,成为了畸形制度下的内卷之王,噶人头的绝世天才,最后噶出个大清来。
  
  现在戚继光就是调动不了那些**,正在蓟门读兵法,即便如此,四年后他初次调到胡宗宪麾下,指挥江南军队时,带领的一万明军也险些被一千倭寇打得大溃,还是学习薛仁贵三箭定天山,三箭射杀三位倭寇头目,才挽回战局……
  
  李
  
  成梁则因为穷得叮当响,没钱打点,三十多岁都无法世袭家族的武将职位,正在瞎混日子,跟野猪龇牙。
  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李彦看向噶了五十个真倭的陶妖人:「单论这斩首数,你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勐将了……」
  
  陶妖人骄傲地昂起头:「不奇怪,我的能耐,那些明军将领有几人可比?不过武将地位卑贱,老是巴结着文官,还不如当道士!」
  
  李彦暗暗摇头,又问道:「你杀了四批,有没有遇到身怀异术的真倭?」
  
  陶妖人眉头一动,倒是取出一物递了过来:「这群倭人武艺倒是不错,有些真才实学,但根本无法反抗我的妖身,至于异术嘛……此物倒是有些稀奇!」
  
  李彦结过,发现这是一块五芒星印记的护符,里面隐隐有一丝天地元力流转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