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这位神医的气量一向很大

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这位神医的气量一向很大

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这位神医的气量一向很大 (第1/2页)

杭州。
  
  李彦站在钱塘江畔钓鱼,身后有两个老头儿,帮忙抓饵。
  
  一个矮矮胖胖,面容和善,一个肌肉虬结,想凶恶又凶恶不起来。
  
  正在土地神只的真灵和邪灵互相瞪着对方,哪里都看着不顺眼的时候,马蹄声传来。
  
  一队人马赶到,为首的正是胡宗宪,到了面前行礼:「先生!」
  
  李彦将鱼竿递给土地,颔首致意:「汝贞。」
  
  胡宗宪道:「张总督和李巡抚已经苏醒,服了药后体力迅速恢复,他们托我向先生感谢搭救之恩,军中事宜整顿完毕后,立刻前来拜访。」
  
  李彦道:「抗倭是关键,他们不必客气,你如何了?」
  
  胡宗宪听得出来,这位是真的不在乎两位大员的感谢,反倒更加关心自己,心头温暖地道:「我自是监察纪检,履行巡按之责,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!」
  
  李彦微笑:「能知进退,定成大业。」
  
  胡宗宪既展现了才华,又不至于以七品身份越俎代庖太久,可以说是此次事件里受益最大的官员,不过也要提醒一句:「你的表现有目共睹,严党或许还会有所动作,要早做准备。」
  
  胡宗宪低声道:「先生,我确实有些想法……」
  
  李彦立刻明白:「你想与严党斡旋?」
  
  胡宗宪不敢隐瞒:「严党权倾朝野,各部都是他们的党羽,我若一味抗衡,接下来势必寸步难行,若能斡旋,自是最好不过。」
  
  李彦澹澹地道:「我于政事所知不多,但天下道理,殊途同归,若患者身怀重症,既不服药,也不休养,却期盼与体内的病魔斡旋,你觉得可行么?」
  
  胡宗宪怔住:「这……」
  
  李彦道:「不要小觑了严氏父子,在权谋之道上,罕有人是他们的对手。」
  
  胡宗宪的冷汗涌出:「明白了,是我心生侥幸了!」
  
  李彦不单单是否决,还给出建议:「以你目前的功绩,想办实事,其实不需要忌惮朝野上哪派强盛,而要再往上看一看。」
  
  胡宗宪闻言眉头一动,脑海中冒出简在帝心四个字,思路顿时清晰起来,躬身行礼:「多谢先生指点!」
  
  李彦微微点头,再看向不远处,那边又有一批人赶到。
  
  飞鱼服、绣春刀,让行人避之不及,来到江边时却也提前下马,恭敬地走了过来。
  
  为首的朱十二近来是一天跑八趟,之前鱼饵都是他串的,若不是李彦表示钓鱼另有他用,说不定精通水性的锦衣卫,都能钻进水中往他的钩上挂鱼。
  
  不过这次的朱十二,脸色有些不太对劲,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,行礼时表情也有些尴尬:「先生!」
  
  李彦心头有了数:「京师那边有消息了?」
  
  朱十二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,已经知道了这位虽然从未在朝堂任职,但对政事的见解,同样属于什么都会一点点的范畴,不敢隐瞒:
  
  ….
  
  「都督将先生的功劳禀告后,陛下龙颜大悦,只是陶天师担心人道之事,会妨碍神道复苏,提议封赏押后,陛下已是亲自坐镇,一切以平定倭乱为先……」
  
  胡宗宪听了变了色。
  
  陶仲文居然从中作梗,让这位立下天大功劳的神医没有丝毫封赏?
  
  如果说南京换首,还只是一次私人的医疗事件,朝廷不会因为救活了一位伯爵夫人,就大肆嘉奖,但这次就完全不同了,无论是将六省总督和浙江巡抚救回,还是让杭州的土地神重见天地,几乎是滔天之功,赏赐爵位都不为过。
  
  结果什么都没有,这就十分离谱,更关键是宫内还有消息,神道复苏的功绩还有部分记在陶真人的祈祷
  
  祭祀上,按照这个逻辑,天底下的好事,那位天师岂不是都能分一杯羹?
  
  朱十二心头叹息:「陛下此次是被蒙蔽了……」
  
  李彦默默评价:「嘉靖的权谋之术确实信手拈来。」
  
  他冒起得太快,嘉靖一时间也拿捏不准,陶仲文出面排挤,自是乐得仇恨转移,将来若是需要,把陶仲文拿下,便可收自己的心。
  
  不过这套御下之道,是李彦在大唐世界跟李治拉扯的,上个水浒世界就已经不屑于玩了,到了这里更是念头随便转了转,就抛之脑后。
  
  当然,一码事归一码事。
  
  自己可以对封赏不在意,却不代表可以容忍别人大模大样的抢夺功劳,否则影响的不是这件事,后续都会受阻。
  
  大度和软弱的区别,一定要分清。
  
  他的气量一直挺大,不太和人计较,但想着陶隐和赤炼也等急了,倒是可以安排。
  
  陶仲文的账先记下,李彦又问道:「倭人修行者和倭寇那边可有消息?」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