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第一千两百章 严世蕃跟着天师学修仙?

第一千两百章 严世蕃跟着天师学修仙?

第一千两百章 严世蕃跟着天师学修仙? (第1/2页)

“长刀大弓,坐拥江东,车如流水马如龙,看江山在望中。一团箫管香风送,千群旌旆祥云捧,苏台高处锦重重,管今宵宿上宫……”
  
  九叶坐在门房中,哼着《北醉太平》,姿态悠闲。
  
  他之前的日子,说是过得一成不变也好,浑浑噩噩也罢,反正无聊得紧。
  
  倒是驱除秽恶后,跟了新老爷,这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。
  
  正想着要不要今夜,再去看看那小阁老的笑话,九叶耳朵微微一耸,立刻把腰挺起。
  
  一排长长的车队从街道口走了过来,正中的八抬大轿醒目至极。
  
  不用看里面的人,单单是那股躁动骄狂的气息,九叶就知道来的是谁。
  
  “找上门来了?”
  
  这灵芝草面色微变,有种做坏事被发现的惊慌,主动迎了上去。
  
  帘布掀开,严世蕃从轿子中走下,稍稍抬头,看着天师府的匾额,目光有些复杂。
  
  没想到有朝一日,自己居然会求到这个人身上?
  
  对于迎上来的九叶,则是看都没看一眼。
  
  倒是有严府管事上前:“劳烦通报天师,我家少爷来访!”
  
  九叶眼见这个架势,心倒是定了下来,嘴角一咧:“没有拜帖,上门造访,我家老爷可不见得会见!”
  
  严世蕃这才把目光,看向这个形貌有几分古怪的门房上,冷冷一笑:“天师总领宗教事,我身为工部侍郎,朝廷三品官员,遭邪术所侵,正是刻不容缓,如何还能行寻常礼仪?”
  
  “倒是听说当时胡宗宪在东南,上门拜访,等了足足三个时辰,我倒要看看,李大真人让我等多久?去通报!”
  
  九叶捏了捏拳头,恨不得锤暴那张嚣张的面孔,但终究忍耐下去,转身进了府中,来到书房外:“老爷,严世蕃上门拜见,说是中了邪术,望得救诊,态度颇为嚣张。”
  
  李彦虽然沉浸在水大考验中,却也对于外界的情况有所感应,发现了那大张旗鼓来到府外的一行人,淡然回应:“去告诉严世蕃,他的身上并无邪氛,不必疑神疑鬼,以心制境,自有效用。”
  
  地大符箓确实不是邪术,也不会永久生效,若是宽心以对,过上一段时间,离家出走的小兄弟自会归来。
  
  不过李彦估计,以严世蕃的性情,定是不敢相信,到时候分心他顾,倒也能令严党上下头疼头疼。
  
  治标不治本的办法,不能要求太多,如此就可以了。
  
  果不其然,当九叶传达了话语,严世蕃半点不信,眉头扬起,执拗于自身见解:“看来京内之事瞒不过李大真人,只是此言未免太过敷衍,我非生病,而是中了邪法,医术难治,京城内既通医道,又有修行的,唯李大真人!”
  
  府内不再有反应。
  
  严世蕃继续高声道:“李大真人连神仙都能治好,却不愿看在同僚之义上,出手搭救么?坐视我等大明臣子被奸人所害,岂不是有负天师之称?辜负陛下圣恩?”
  
  府内仍然静悄悄的。
  
  严世蕃眼见对方不吃这一套,目光一动,拍了拍手。
  
  就见车队中一群仆役涌出,抬着座椅器具,在府外搭起,严世蕃朝上面一坐,抬手品了杯茶水,俨然是耗上了。
  
  面对这份无赖劲,九叶也有些无可奈何,却也不回去通报了,回到门房,同样舒舒服服地躺了下去。
  
  而书房中的李彦,听得外面动静,却是无动于衷,头都没抬,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中。
  
  “此人当真是软硬不吃!”
  
  数个时辰过去,眼见太阳沉下,府内依旧静悄悄的,严世蕃眯了眯眼睛,知道他以前面对那些道德君子的手段,怕是在此人身上完全行不通,只能招来一位心腹:“去将陆都督请来。”
  
  现在这个时候,自己下不来台,也不能下台,唯有请出陆炳。
  
  以锦衣卫对于京师的控制,这般风风火火的折腾,早就传入陆炳耳中,这位大都督却不愿意露面。
  
  可严世蕃特意去请,又实在不得不出现,磨磨蹭蹭地到了府前,叹了口气:“东楼,你这又是何必,递上拜帖,李天师难道还会不见?”
  
  严世蕃故作叹息:“我遭歹人暗算,心头焦躁,确有失礼之处,还望东湖兄见谅……只是这人命关天之事,不可拖延啊!”
  
  陆炳与严嵩是结盟状态,与严世蕃则是儿女亲家,不想跟这对父子交恶,但更不愿与救他性命,手段深不可测的李彦为难:“这事我帮不了你!”
  
  严世蕃沉声道:“你我十数年的交情,我今命悬一线,就不愿拉兄弟一把?”
  
  陆炳哭笑不得:“哪有那般严重,不就是……咳咳!”
  
  严世蕃肃然道:“绝非我危言耸听,京城中的医师和道士都已寻遍,全都束手无策,这岂是小小的病症能够解释?”
  
  “那暗中谋害之人,恐怕正在观察,我一旦真的难以化解,定会再施别的恶毒手段,到那时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!”
  
  “此事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,锦衣卫可有贼子线索?”
  
  陆炳凝眉,脸色也严肃起来。
  
  这件事传入他耳中后,确实派出锦衣卫调查,毕竟陆炳不仅是锦衣卫掌卫事,还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,掌控着京城安危,如严世蕃这等级别的臣子,若真是遇刺身亡,他也难逃责任……
  
  话说到这个份上,陆炳深吸一口气,唯有上前:“劳烦通报,陆炳来访。”
  
  九叶入内,很快走了出来:“老爷有言,请陆都督入府,严侍郎既不放心,也一并来。”
  
  严世蕃哼了一声:“果然还是要东湖兄出面!”
  
  陆炳苦笑着摇了摇头:“你啊!你啊……去,将包裹拿来!”
  
  后半句是对着跟来的锦衣卫说的,很快一个包裹递上,正是锦衣卫这段时间一直在各地搜寻的《三藏真经》。
  
  陆炳做事同样周道,也考虑到了应对方法。
  
  献上真经,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缓和手段。
  
  而当着自己的面做这件事,严世蕃清楚,这个意思就是还了之前对付陶仲文的人情了。
  
  两位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臣子,在彼此的心照不宣中,总算迈入了天师府邸。
  
  看着冷冷清清,多数院落都一片黑暗,根本无人居住的模样,陆炳有些侧目,严世蕃则开口道:“我若住在这般的宅院中,早就钟磬丝竹,歌舞升平了,让清流看看李大真人的做派,都要为之汗颜呐!”
  
  陆炳皱眉道:“小阁老,你若还是这般言语,恕我失陪了!”
  
  他听出了这话语中的不怀好意。
  
  清流在历史上的这个时期,还是正面形象。
  
  评议时政,上书言事,弹劾大臣,指斥宦官,主张整饬纲纪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,莫过于海瑞,正义凛然、刚直不阿、是非分明、敢于谏言。
  
  名声臭了的时期,要到五十年后,东林党也自称为清流,却是背离宗旨,热衷党争,成了政治幼稚、军事外行、唯擅空谈的文弱书生,性质就变了,没有以前的“清”,反倒成了“清流之害”。
  
  现在的朝堂上,嘉靖喜欢用浊,也保留着清,严党虽然如日中天,还谈不上说一不二,依旧存在着不少反严官员,其中不愿同流合污的,自是清流。
  
  而这话传出去,本来就对道门天师不太感冒的清流文臣,印象当然不会好。
  
  严世蕃是纯粹嘴贱习惯了,眼见陆炳真的不高兴,倒也安抚道:“东湖兄不要动怒,我只是有感而发,待会绝不会让你难做。”
  
  陆炳摇了摇头,举步跟上九叶的步伐。
  
  三人来到书房前,就见烛火之下,一位气清神秀的身影站在那里:“陆都督,严侍郎!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