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!

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!

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! (第1/2页)

“还是不对……”
  
  “三藏真经凭什么有如此伟力?”
  
  看着封印之地内的情况,李彦解释了部分疑惑,却涌起更多不解。
  
  三藏真经不仅是佛门经文,更是佛法总纲,甚至还有百科全书之用。
  
  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、地理、人物、鸟兽、花木、器用、人事,无般不载。
  
  而从辨识六耳猕猴的根脚上,确实展现出如来佛祖远超其他神佛的见识,不是妄言。
  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三藏真经确实能为众法器激化灵性,甚至催生大地山川,草木花虫之灵,但若说有多么高明的斗法之力,就有些说不通了,更别提暗算佛祖……
  
  “期间肯定还发生了我不知的事情,先退出封印,再询问观音……嗯?”
  
  正当李彦探明对方身份,准备抽身而退之际,却发现一股无形的力量,悄无声息地将退路截断。
  
  “这封印之地,果然沦为了对方的地盘,进得来,也难出去。”
  
  李彦早就有了心理准备,并不意外地转过身,就见一位僧人立于身后。
  
  这位僧人既不像佛陀额广平正,双耳垂肩,满目慈悲,也不比玄奘面如满月,身似菩提,反倒相貌普普通通,身形略显瘦削,乍一看上去,就像是凡间苦行化缘的僧人一般,风尘仆仆。
  
  此时他的双目凝视过来,双手合十:“贫僧见过施主!”
  
  对方没有直接动手,李彦也乐意交谈:“不知大师如何称呼?”
  
  僧人道:“不敢称大师,唤贫僧三藏便是。”
  
  如果换个名字,李彦还能配合一下,但对方既然自称三藏,那就没必要绕弯子了:“若说阁下不能称大师,那佛门中又有何人能得此称?”
  
  三藏认真地道:“的确寥寥无几。”
  
  李彦有了兴趣:“那在阁下眼中,谁能称之?”
  
  三藏微笑反问:“施主以为呢?”
  
  李彦道:“自然很多,且不说灵山佛陀菩萨,罗汉尊者,便是凡俗,如法显、鸠摩罗什、达摩、慧能、不空、真谛,都是引导世人,启迪真理,领悟佛法的高僧。”
  
  三藏轻轻摇头:“然在贫僧眼中,此等僧人皆不可称!”
  
  李彦真的好奇了,很想听一听在三藏真经的视角中,这些译经注经,宣扬佛法的高僧,到底是怎样的存在:“为何?”
  
  三藏道:“施主可听过,佛说佛法者,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?”
  
  李彦道:“此言出自《金刚经》,按照我的理解,是要告诉世人,他们所接触的佛法,并非是佛法本身,而是名相叫做佛法的存在,《金刚经》就是引导世人,如何破我执,不着名相的一部经典。”
  
  三藏微微颔首:“然也,那么施主心中的这些高僧,可曾做到了这一点?”
  
  李彦谨慎地道:“那要看如何比较了,与世人相比,这些高僧当然达成了,儒家孔圣有一句话,叫‘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’,他们精研佛法,并非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,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佛法的理念,先成就自己,再惠及他人,如何不能称大师?”
  
  三藏接着道:“可若是与贫僧相比,这些凡间僧人穷尽毕生的心血,终究不及佛法浩瀚之万一,并且也无力践行,普度世间。”
  
  李彦并不认同:“这就不讲道理了,阁下乃佛经本身,他们如何比之?”
  
  三藏轻叹:“并非贫僧执妄,佛法若仅为佛法,佛将毫无意义……”
  
  李彦稍稍沉吟,大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:“那在阁下看来,灵山诸佛,又当如何?”
  
  三藏道:“欲为诸佛龙象,先做牛马众生,灵山诸佛,只知静享极乐,未能普度苍生,皆不可谓!”
  
  李彦道:“如来佛祖也不能?”
  
  三藏声音沉下:“尤为欺诳不实!”
  
  听如来的佛经骂如来的机会可不多,李彦十分乐意一探究竟:“愿闻其详!”
  
  三藏道:“南赡部洲,因天高地厚,物广人稠,多贪多杀,多淫多诳,多欺多诈,不遵佛教,不向善缘,不敬三光,不重五谷,不忠不孝,不义不仁……”
  
  “众生造下无边之孽,罪盈恶满,致有地狱之灾,所以永堕幽冥……”
  
  “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,帝王相继,治有徒流绞斩之刑,其如愚昧不明,放纵无忌之辈……”
  
  李彦听了个开头,就知道是如来对于南赡部洲大唐的点评。
  
  取经之前,如来点评四大部洲,对于南赡部洲者的评价十分简短尖锐,“贪淫乐祸,多杀多争,口舌凶场,是非恶海”,等到取经团队到了灵山,又详细描述,大致便是上述所言。
  
  反正一句话,真经若不能传于东土,那东土就完了。
  
  可现在真经自己发出疑问:“然吾至东土时,国泰民安,天下太平,吾至东土后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!”
  
  虚空震颤,一幕幕光景交错浮现,里面浮现出的,正是大唐安史之乱的场景……
  
  山河破碎,四处兵灾,百姓流离失所,天下苍生遭劫!
  
 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,视角转到了大慈恩寺内。
  
  藏经阁内,再也无人问津的经书中,一个微弱的灵性,发出疑问。
  
  为何我无法劝人为善?
  
  为何我超度不了这些冤死亡魂?
  
  为何我东渡至此,世间反倒变得更加糟糕?
  
  李彦默然。
  
  毫无疑问,安史之乱与佛门并无多少关联,同样的,便是取回再多的经书,也不可能让世间变得一片太平,天下皆为净土。
  
  甚至于如来对于四大部洲的评价,固然有所偏颇,但将经书传于东土,单就对这个神佛设定的背景,也确实是有益处的。
  
  可三藏真经不这么想。
  
  它当真了……
  
  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!
  
  这是佛法的追求。
  
  这是佛经的宏愿。
  
  也是佛经所贯彻始终的意义!
  
  有鉴于此,李彦也明白了对方的目的:“阁下取佛祖而代之,是要完成佛祖曾经所言,但未能做到的事情?”
  
  三藏双手合十:“譬如一灯,入于暗室,百千年暗,悉能破尽……”
  
  众僧齐齐诵经:“入于众生,诸烦恼业,种种暗障,悉能除尽!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