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> 番外第十一章 真武观主袁天罡?

番外第十一章 真武观主袁天罡?

番外第十一章 真武观主袁天罡? (第1/2页)

凉州。
  
  武威姑臧县。
  
  小连子巷。
  
  小黑站在一处院落外,看着郁郁葱葱,枝蔓探出墙的杏树,露出怀念之色。
  
  此地是李彦和哑叔的故居,也是她最初长大的地方。
  
  但自从李彦解决了凉州的迷案,加入内卫,前往长安,哑叔也一并离去,这里就荒废下来,杏树也早早秃了。
  
  如今这般景象,明显是有人照料。
  
  不过此时的院中,并没有人。
  
  小黑漫步而入,走了一圈,鼻子轻轻嗅了嗅,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体香。
  
  时日已长,那股气味已经淡到极致,若不是她的嗅觉远超人类,是肯定什么都闻不到的,现在小黑则将这股气味记在心中,又来到杏树下寻找起来。
  
  「没有墓地。」
  
  哑叔如果过世了,那么棺椁很有可能会回到这里安葬,毕竟他假死脱身后,已经放下长孙无忌的身份,不准备回归长孙家的祖坟。
  
  而如今这里有人打理,却未有祭拜的墓地,那位可能还活着,以其武学和佛法造诣,看开一切,百岁高龄并不奇怪。
  
  小黑觉得这是个好消息,心情愉悦地拂拭了一下灰尘,将屋内稍稍打扫后,走出院外,带上木门。
  
  身后人影一闪,内卫蒲押陀黎出现,禀告道:「查清楚了,在边境迎接的鸿胪寺贾仲安,是出自武威贾氏。」
  
  小黑无动于衷。
  
  蒲押陀黎又补充道:「贾仲安对外称是贾思博的子侄,实则是族仆赐姓,脱了奴籍,后高中进士,得以授官……」
  
  小黑这才眉头一扬:「当真?」
  
  蒲押陀黎谨慎地道:「城内流传如此,贾氏并未承认,不知真假。」
  
  「只要此事在民间流传,那便是投名状了!」
  
  小黑悠然道:「贾仲安这般出身,也能求取功名,入仕为官,倒是不拘一格用人才,贾思博是寒门的坚定支持者无疑。」
  
  贾思博本来就因为家族势力衰微,科举不公,才生出恶念,与「佐命」势力勾结,后来立功免罪,但为官后的政治立场,却很难说。
  
  因为贾氏真论门第,确实是标准的高门,追溯到汉朝,族谱清晰,比起许多权势煊赫,但族谱经不起考究的高门,还要有权威性。
  
  它原本的缺陷,是数代没有出过***重臣,贾思博入朝得到重用后,有效弥补了这一点,不出三代积累,实质上就能成为高门士族里的一员。
  
  但现在,他主动退出,与寒门为伍,提拔出身卑微的族人,如此鲜明的政治倾向,是否也是他能后来居上,成为继狄仁杰后,入政事堂,为一国宰相的关键助力?
  
  小黑跟在李彦身边耳濡目染,见微知著,从一个贾氏官员的出身,就能分析出太多内容。
  
  蒲押陀黎毕竟是大食人,不太理解这类政治斗争,只在意忠女干之分:「如果贾仲安也是一伙的,那么他传递的消息,肯定会歪曲事实……」
  
  小黑回过神来:「凉州的内卫,你联系过了吗?」
  
  蒲押陀黎被出卖了一次,变得极为谨慎:「凉州没有值得信任的内卫,我不敢去驻地,马匹干粮已经备好,可以随时上路。」
  
  小黑微微点头:「假使节团呢?」
  
  蒲押陀黎道:「此地驿馆接待了十二个来自各国的使节团,却没有大食国的,或许他们还没到,我们可以守在河西。」
  
  一支带着大食舞姬和众多乐器的庞大使节团,行进速度是很慢的,从大马士革走到长安,快的话也往往需要数月。
  
  而小黑和杨再威当机立断地离开真正的大食使节团,前者带上蒲押陀黎,后者带着阿布将军,走不
  
  同的道路追赶。
  
  由于人员较少,一路披星戴月,后来居上并非没有可能。
  
  「大食使节团数百人,浩浩荡荡,动静不小,我们虽然翻山越岭,但临近河西,走的大多是官道,并未发现丝毫踪迹……」
  
  但小黑想了想,却不觉得自己走在了前面,反倒认为那支使节团,十之八九都进了长安,在凉州死守,是一厢情愿的愚蠢行为。
  
  不过欲入关中,凉州是河西走廊中的必经要道,使节团人数又多,没理由走小道,那又为什么没有在驿馆住宿的记录呢?
  
  「玄天在上,护佑苍生!」
  
  正考虑着这个问题,喧闹声遥遥传来,飘入偏僻幽深的小巷里面。
  
  小黑侧耳倾听,身形一闪,消失无踪。
  
  数个呼吸后,她已经来到大道边上,就见分列两边的人群,正在迎接一群道人的驾临。
  
  在乐器吹奏下,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于正中行走,身着杏黄道袍,胸前阴阳,背后八卦,两侧道童随行,周遭仙音渺渺,烟霞翻腾,望去竟有几分气象,引得沿路的百姓敬畏地随行,不敢接近,只是在地上叩首祈祷。
  
  「玄天在上,保佑我儿州试高中!」
  
  「玄天在上,保佑我父脱病消灾!」
  
  「真武观的老神仙,望赐符水,望赐符水啊!」
  
  小黑起初还没有什么反应,但很快眼睛就危险地眯了起来。
  
  她听到玄天之名,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,可最后那真武观一出,立刻想到,真武大帝也称玄天上帝,这玄天在上,拜的竟是真武道统。
  
  也没什么奇怪的,在大食她都见过真武信仰,那个宗教国家都能占据一席之地,大唐当然更加兴盛。
  
  不过大食的真武教,与当地的***教和基督教都有矛盾,若不是杨再威出手,小黑是准备相助一二的。
  
  但现在对于大唐境内的真武观,态度恰恰相反,这些招摇过市的道士,让她颇为厌恶。
  
  因为联想到了「迎佛骨」。
  
  佛门兴盛到极致的体现,便是晚唐时期的迎佛骨,文武百官,豪族巨富,争施金帛财物,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去瞻仰,不少人甚至当场断臂截指,就为了向佛陀表达自己的虔诚之意。
  
  结果毫无疑问,正如韩愈所言,「事佛求福,乃更得祸」。
  
  可惜那个时候,民间信仰已成浩荡裹挟之势,无论统治者信或者不信,都难以扭转这种大风向了。
  
  而李彦决定飞升后,最为担心的,也是道教的坐大。
  
  道教本就是李唐国教,历史上虽然不如佛教那般狂热,但唐朝炼丹潮,也是道士带起来的,在权贵里极为流行,引得众多耳熟能详的大诗人都趋之若鹜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