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

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

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 (第1/2页)

第六十六章杨士奇与于谦三
  
  大明之势,看似蒸蒸日上,烈火烹油。但实际上却是太祖太宗朝的积累。而到了而今积累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。
  
  开国七十年。
  
  各种问题,陈陈相因。
  
  杨士奇在这个位置上近十年了,从中枢到地方,自然知道有不知道多少事情,已经不能在拖延下去了。
  
  江西有贼寇做乱,声势之大,已经有三万之多。即便朝廷派人镇压,也不是几月就能平定的。
  
  江南赋税不平,南方安南窥视。
  
  大明与安南这么长时间的征伐,真以为随着大明退兵,就相安无事了。北方瓦刺做大,云南麓川更是蠢蠢欲动。
  
  似乎大明在安南的退缩,鼓舞了一些人。
  
  朝中府中各种方面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  
  别人不清楚,杨士奇却是很清楚的。他更清楚,有些事情,却是他做不了的。
  
  “要是宣宗皇帝尚在就好了。”杨士奇心中悠悠一叹。
  
  他老了,又能坚持几年?即便能坚持十年。十年后恐怕皇帝亲政的时候,也不会用他的。幼主临朝,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务。
  
  用稳定压倒一切。决计不容杨士奇大动干戈。
  
  杨士奇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做一些事情。但明朝的大学士毕竟不是宰相。即便有太皇太后的支持。
  
  杨士奇所能做的,也不过刷新政治,缝缝补补。
  
  真正要做的事情,只能留给后人了。杨士奇不知道眼前的于谦,能否承担起这个重任的。但是于谦既然入了皇帝的青眼。杨士奇也就愿意给于谦一些机会。
  
  “廷益,虽然太皇太后让你身兼两职,但是何者为重?你也是清楚的,你来的正好,而今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,你先去顺天府熟悉一下,安排一下人手,到了明年开春之后,先参与春闱,当一下房师。然后为陛下讲官。顺天府的事情,就让同知担当起来吧。”杨士奇说道。
  
  于谦一听杨士奇所言,立即说道:“老师栽培之恩,学生没齿难忘。”
  
  别的不说,明年恩科,于谦已经听说了。
  
  主考官不是别人,就是王直。
  
  以于谦的科名,参与进去是有一些勉强的。但是有杨士奇开口,自然一切没有问题。
  
  明代科举之中,各种座师房师都是培养人脉的好去处。
  
  别的不说,如果于谦不是杨士奇的学生。杨士奇也不会如此栽培于谦。
  
  这就是文官政治的运行规则。
  
  好也罢,坏也罢,大家都是这样玩的。
  
  于谦也不能幸免,有一批学生之后,身后也就有一些羽翼。
  
  当然了,这些羽翼在而今还弱小,但是放在数年后,十几年后,就在官场之上,拉起一批人了。
  
  杨士奇坦然受之。
  
  杨士奇为于谦做的,不仅仅给于谦机会。还给于谦遮挡了很多风雨。
  
  比如这一次,宫中催得很急。
  
  但是杨士奇还坚持,于谦先去顺天府视事一段时间,再入宫做讲官。
  
  原因很简单,太皇太后一心要让于谦担当这个不合时宜的顺天知府,定然是用意的,如果于谦对顺天府不了解。
  
  就贸然进宫,被太皇太后或者皇帝问起来,一问三不知,岂不是大祸临头。
  
  越是这个时候,越是要镇定,宁可缓一点,也不能着急。
  
  着急会出错的。
  
  杨士奇说道:“我两个儿子不成器,将来我去了,还指望你这个师兄,照顾一二,能让他们安度余生便是了。”
  
  于谦说道:“请老师放心,于谦定然护着两位世兄周全。”
  
  杨士奇亲自将于谦送出了书房。
  
  于谦出了杨士奇,有驴车来接,于谦一摆手,让驴车自己回去。于谦大步走在风雪之中,一双官靴踩在雪地之上,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。不一会儿,似乎有雪水透入靴子里面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