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

第一卷,幼龙张目 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 (第1/2页)

第一百六十章失意的杨荣
  
  军权乃是皇帝的腰杆子。
  
  文臣或许没有篡位的想法。但其实也不一定。
  
  要知道王莽篡位之前,也是大名鼎鼎的儒学宗师。天下敬仰。
  
  但是结果如何?
  
  杨荣本身没有意思到,他这种想要天下长治久安的想法,已经触动了朱祁镇敏感的神经。
  
  杨荣心中对大明皇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。不仅仅是杨荣,以杨士奇为首的大批文臣对皇室都是很忠心的。
  
  这就形成一个误区。
  
  杨荣而今所言,也是发自肺腑,没有半点虚言。
  
  但是他这种忠心,对朱祁镇来说,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妨碍。
  
  朱祁镇决计不会让朝廷之上,成为文官的一言堂的。即便勋贵在与文官的争斗之中,力不从心。
  
  朱祁镇也一定会想其他办法,扶植其他力量进入朝堂之中。
  
  原因无他,这是一个做皇帝的本能。
  
  而杨荣这番话,非但没有让朱祁镇回心转意,反而更加确定了与勋贵的联合刻不容缓。顺带王骥这个人,也要在外面多待一些日子了。
  
  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之间的权力纠葛,需要重新理清。
  
 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之后,再看向杨荣,心中却有一些惭愧。
  
  他知道,在他登基这一件事情上,虽然太皇太后没有废立之心,但是如果没有杨荣听到襄王金册不在宗人府之后,立即联合大臣,上书拥立。他或许也能坐上皇位,但是却要拖一段时间了。
  
  在太皇太后掌权的时候,很多事情上杨荣都倒向他。给了他很大的帮助。
  
  如果可以,他也想与宣宗与杨荣一般,君臣相得。
  
  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。
  
  政治理念的对立,决定了两人之间的立场。
  
  只是这情分在,朱祁镇终究不能下狠手处置杨荣,说道:“先生所言,朕已经知道了,朕回去之后,必然好好思量。”
  
  “先生此去回乡,路途遥远,朕命令锦衣卫沿途护送。先生可以在家乡多待几日,京城之事,锦衣卫也会日日报给先生的。”
  
  “朕在京师等着先生归来。”
  
  杨荣一听了,整个人精气神都散了不少,苍老之意更是要渗透出皮肤。
  
  杨荣是何等聪明之人,朱祁镇一开口。杨荣就想起一句话:“王顾左右而言他。”这种不回应,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。
  
  杨荣说道:“老臣遵旨。”
  
  朱祁镇见杨荣如此,心中不忍心,劝慰道:“先生之计,自然大善,只是而今瓦刺咄咄逼人,乃四方用武之时,不当用于今日,朕真得好细细思量的。”
  
  杨荣说道:“老臣知道了,只是老臣年岁已高,恐怕看不到那一日,老臣此去,山高水长,还请陛下善加珍重,杨士奇,杨溥都是老臣,人品端庄,为人老练,遇事不决,可问他们,他们定然能为陛下解惑。”
  
  “宫中府中具为一体,陛下既然已经亲政,权位不可假于他人。王振虽然为陛下亲信,然陛下也为王振思量长远。”
  
  “今日让王振收敛一分,却是为了来日君臣善始善终之道。”
  
  “厂卫乃陛下之耳目,耳目清明,则天下无事可瞒过陛下,此厂卫之功也,然耳目就是耳目,不是手足,朝中诸事,还是不宜让厂卫参与太深。”
  
  杨荣似乎有一种预感,此一去不知道能不能回来。
  
  因为朱祁镇的态度已经很说明问题了。
  
  皇帝对他虽然有情分,但是对他的政治态度却不持肯定。杨荣有一种心灰意冷之感。他本身功名之心盛过杨士奇,也自持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圣眷,也要胜过杨士奇。
  
  之前一直想等皇帝亲政之后,借助皇帝之力,越过杨士奇自己成为首辅。
  
  此刻皇帝态度的改变,他又即将离开权力中心数月。要知道权力与自然界一样,厌恶真空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