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

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

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 (第1/2页)

第一百二十七章托古改制
  
  朱祁镇心中暗道:“是不是杨先生觉得,朕有些离经叛道,想要大儒来洗涤身心了。”
  
  只是朱祁镇看到下面,却不这样想了。
  
  因为杨溥提到了一本,杨溥应该没有看过的书,那就是朱祁镇所作的伪书《端木子》。
  
  杨溥遗折之中给朱祁镇留了面子,没有说什么。只是一笔带过,但是其中暗示,朱祁镇岂能不明白。
  
  杨溥的意思是说:“陛下,你便是要造假,也要找一个好一点的人。”
  
  刘定之虽然是状元出身,但是在儒学上的造诣,与薛瑄来比,还是相差太多了一点。
  
  杨溥对这几十年的文风与学风,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剖析,最后给出朱祁镇一个建议,那就是托古改制。
  
  以效仿汉唐要口号,从文风到学风,然后在触及到政治领域。
  
  还有一系列操作手法,比如说,请陛下驾临国子监,与天下学者论道。效仿汉代盐铁会议。集众议而独断之。
  
  有了舆论的背书,做起事情来,就容易多了。
  
  朱祁镇觉得杨溥有限度改革的建议,并不是合朱祁镇胃口。朱祁镇并不想在大明这一条大船上修修补补,让他继续航行。
  
  而是准备一个个换零件,将所有的零件换一个遍,让这一条船,变成一条名叫大明的新船。
  
  但是,杨溥指出的政治路线,却是很不错的。
  
  朱祁镇放下杨溥的遗折。打开汉书,后汉书,对于《盐铁论》《白虎通义》翻了出来,再细细揣摩。
  
  这些书,朱祁镇之前都读过。
  
  只是之前读,不过是当做政论来看,而今看却是另外角度来看,就是主政者如何控制一场会议,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。
  
  毕竟,这样会议,就不是几十个人会议,而是代表最少上百人,围观数以万计,并且要刊行天下的大会。
  
  将大明儒学名家,全部召集起来,在一场会议之中确立朱祁镇想要的儒家经义,这可比朱祁镇造什么《端木子》,可要高端的多了。
  
  甚至只要能确定朱祁镇现代化科学理论,成为大明的官学。即便朱祁镇这一辈子完不成的事业,也是后续有人了。
  
  毕竟,一个学说的寿命,要远远比一个人长。
  
  “但是,我想要的是什么学说吗?”朱祁镇心中暗道:“或者说到底是什么学说,才能与科学体系相辅相成?”
  
  朱祁镇暗暗懊恼。
  
  很显然,朱祁镇当初上课的时候。偏向了史学,从
  
  史学之中感受帝王心术,对于儒家学术倒是理解的太少了。
  
  在百官看来,朱祁镇的儒学教养太浅薄了一些。否则杨溥临终上表,也要请朱祁镇开经筵。
  
  朱祁镇又翻出来很多儒学书籍,特别是《性理大全》。
  
  《性理大全》其实朱祁镇在日讲的时候,也学习过,但是朱祁镇那个时候没有放心思在上面。
  
  而今感受到了需要,再次翻出来细细推敲。
  
  所谓《性理大全》,其实就是宋儒合集,所谓理学其实就是宋儒之学的集中体现。所以朱祁镇想要找到支撑可学发展的理论,就必须从这其中寻找依据。
  
  只是这是一个苦差事。
  
  宫灯整整燃了一夜。
  
  朱祁镇辍朝三日,以示哀悼。
  
  但是辍朝归辍朝,但是政事还是要处理的。
  
  朱祁镇在文渊阁之中说道:“杨首辅不幸去世,乃是朝廷之大不幸。但是内阁乃朝廷重地,不可一日乏人,由次辅任首辅。”
  
  曹鼐立即出列说道:“下官资历浅薄,不敢当次重任。”
  
  朱祁镇微微一笑说道:“你在内阁之中也有四五年了,也又怎么会资历浅薄。天下大事,急如星火,勿失朕望。”
  
  曹鼐说道:“臣遵旨,定当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