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三十四章 仓禀足而识礼仪

第三十四章 仓禀足而识礼仪

第三十四章 仓禀足而识礼仪 (第1/2页)

第三十四章仓禀足而识礼仪
  
  “薛先生。晚辈一事请教,晚辈久历地方,有一件事情,杀生而害仁,但晚辈愚钝,虽为地方官,不知道该如何做,请先生指点。”丘濬出来行礼说道。
  
  薛瑄目光在丘濬身上,微微转动,正色说道:“说来听听。”
  
  他自然知道,这是来者不善。
  
  丘濬说道:“晚辈刚刚从福建回来,福建有一事流传日久,乃是民间溺死女婴,父子相残,惨不忍睹,然晚辈屡禁不止,盖因,民生多艰,百姓家是养活不了几个孩子的,又要男婴传宗接代,只是杀死女婴。”
  
  “不想却因为如此,福建男多女少,有男年过三十而不娶者,民间因此仇杀不少,地方不靖。请问先生当如何处置?”
  
  薛瑄微微捻须,说道:“杀一儆百,然后教化百姓。改风易俗。”
  
  薛瑄其实很清楚,他这个办法是不管用的。他也是做过地方官的,对于民间的一些事情,根本是没有办法的。
  
  这个问题的根本矛盾,不是福建人都是铁石心肠,不爱自己的孩子。而是人地矛盾,让他们只能在男孩与女孩之间做选择。
  
  所以,丘濬这个问题,绝对不是随便问的,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土地矛盾,福建这个地方也不是随便选的。
  
  插一句,【换源神器APP】真心不错,值得装个,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!
  
  丘濬说道:“先生此言,就是没有办法了。”
  
  薛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  
  丘濬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,说道:“‘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,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’而今先生之言,连人百姓亲自己之子,都做不到,何谈大同之道,一善之不能为,何况百善?”
  
  “口舌之争,纵然先生所言天花乱坠,又有何为?”
  
  “事情总是要做出来的。”
  
  薛瑄只能转变话题。他退休数年,即便不退休,他也没有去过福建。而今福建溺婴的痼疾,到了解放前还没有什么改变。
  
  薛瑄之前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如果能在呼吸之间,想出根除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,他的名声决计不仅仅是一个大儒而已。
  
  最少是天下名臣。
  
  薛瑄说道:“欲求大同之世,先收拾人心,上古人心淳朴,而今人心堕落,连亲子都能容,只有大兴教化,使民知仁。方能如此,此是长久之事,非能建功于一时。”
  
  丘濬说道:“百姓不是土木顽石,天下无有不爱子女之父母,非是形势所逼,安能如此。”
  
  “陛下圣明天纵,迁民夷州岛上,而今夷州岛上已经有一府二县二十万。而今日日都会百姓跨海而来。”
  
  “夷州百姓一日多过一日,福建估计在数年之内,会再次上奏。”
  
  “夷州府要设第三个县。”
  
  “而这个福建,夷州府是溺婴最少的一个府县?何也?”
  
  “乃是夷州府虽然都是蛮荒之地,多野人虫蛇,百姓死伤不少,但是有大片土地可以开垦,百姓能养活子女,自然就不会溺婴了。”
  
  “此乃仓秉足而知礼仪。”
  
  “圣学虽好,但不可行于今日,欲求大同之事,非要从安民养民而来。使民各司其职,足衣足食足信,则大同之世可以求得。”
  
  薛瑄说道:“此韩申之术也。”
  
  薛瑄心中道统之争,胜过一切。
  
  人之所以不可以放弃,就是为这一件事情付出的太多了。
  
  薛瑄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?是《读书录》,前文不是说过,《四书五经性理大全》这一套书,修得并不是太好的。
  
  甚至有人说不可读。
  
  而薛瑄却研究这一套书十几年,并写出一套《读书录》,指点这一套书该怎么多,并提出了很多实践修身的办法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