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界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边界看书 > 明天子 > 第一百零二章 宁王朱奠培

第一百零二章 宁王朱奠培

第一百零二章 宁王朱奠培 (第1/2页)

第一百零二章宁王朱奠培
  
  大明不能将藩王封出去就不管了。大明对藩王的管理必须有一套体系。只要是体系就要有奖罚。
  
  罚就不用说了。
  
  自然是有各种手段,比如说降爵,革除封地等等。
  
  但是如果奖赏?
  
  藩王的爵位已经是人臣之顶峰。真正是赏无可赏。
  
  如果某一代藩王太过有手段。朝廷也可以召入京师,入京辅政。他根基在南洋,自然难与京师的文臣交锋。却也可以让很多文臣不敢为所欲为。
  
  不过,朱祁镇还觉得韩雍的做法,还是有一些小家子气了。
  
  朱祁镇干脆一封诏书,昭告天下。
  
  宣各地藩王入京觐见。
  
  如此一来,是事情就大了。因为各地藩王距离北京路途不一,再加上各种准备,此刻的诏令,到了秋冬能过来就不错了。
  
  只是这样的诏令到了不同的人手中,也会有不同的反应。
  
  大明重藩,不过是秦,晋,楚,蜀而已。
  
  不过晋王可以不用管了。
  
  因为晋王距离北京太近。
  
  晋王根本不可能翻出北京的掌心,于是晋王早早的来京师,并向皇帝哭诉,说他身体怎么怎么不好,不能为朝廷效力云云。
  
  想免去南洋受罪。
  
  对,在很多人的眼中,去南洋就是受罪。
  
  至于秦王,楚王,蜀王,虽然各有心思,心中或有不满,但也不敢表现出来,毕竟而今大明朝廷有多少力量,他们也都明白。
  
  不过,他们不敢有别的心思,却不是不敢有小动作。
  
  他们的小动作就是宁王。
  
  说起来宁王一脉,乃是对帝室一脉心中怨气最大一支。
  
  当初太宗皇帝起兵的事情,面对南军咄咄逼人的攻势,他留下世子守城,而今自己带兵出塞,去了大宁,一举夺了宁王之兵,从此才有了与南京对抗的本钱。
  
  当时太宗对宁王可以说好了,兄弟两中分天下。
  
  只是天下大定之后。
  
  宁王也识趣,不敢说什么中分天下的事情。但却想封一个好地方。就求苏州。
  
  太宗不许。
  
  求钱塘。
  
  太宗不许。
  
  最后封到了南昌。
  
  在太宗之后,宁王也想换一个好地方,但是被仁宗皇帝打发了。甚至派人查宁王有什么不妥当之举。
  
  宁王只能托庇于文学之道。在正统十三年去世。
  
  要知道在洪武年间,可是有一句评价,说是燕王善战,宁王善谋。但是善谋之宁王最后逼成这个样子,宁王一脉之中没有郁郁之心,却
  
  是假的。
  
  而今的宁王乃是宁王朱权嫡孙。名叫朱奠培。
  
  他父亲死的早,从小在朱权膝下长大。可以说是被朱权培养出来的,与朱祁镇年岁相当。
  
  是后来造反的宁王朱宸濠的爷爷。
  
  所以宁王家族对帝室一脉的想法,一直是有的。甚至各种准备未必是到了朱宸濠。才有的。
  
  此刻朱奠培心中一直在犹豫。
  
  他已经从各种渠道接到了很多太祖一系藩王的书信。很多话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言下之意却是再明白不过了。
  
  希望他给朝廷一个教训。
  
  朱奠培心中非常激动,却也知道他到了一个该选择的时候了。
  
  听从这些人的劝说,起兵反抗朝廷。
  
  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。
  
  首先大明南方空虚。
  
  大明南方之兵不是在西南,就是在南洋,寻常时候朝廷在南京有京营数万,但是而今这数万兵力都南下了。
  
  而江西本地卫所军。朱奠培不敢说完全掌控,但是却也可以第一时间瘫痪。不要小看,一个藩王几十年在封地积累的人脉。
  
  就好像朱宸濠起兵的时候,第一时间将江西城之中忠于朝廷的人给杀了。
  
  如此从南昌到南京,并没有什么阻碍。
  
  而今南京也缺少得力的大臣坐镇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